东营交警:“一路三方”创建安全畅通高速
东营境内高速公路全长240公里,其中137公里由一级公路改建而成,设计标准低、通行能力弱;东营危化品运输车辆保有量约占全省的30%,涉危化品警情处置不及时易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境内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布局不合理,给施救救援带来更多挑战。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东营交警树立“交通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瞄准堵点难点风险点,探索有效的办法和机制,率先完善应用“一路三方”交通应急联动,依托四项机制的实施,实现了以快制快,精准管控。
今年以来,在“减量控大”考核中,东营交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1%,死亡人数下降至个位数,同比下降27.27%。
创新直报信息机制
土洋结合强化精准预判
东营交警依托“一路三方”交通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突出三个环节,实现突发警情的全景式扁平化指挥。
首先,东营交警与气象部门结合,建立气象预警机制。七处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站,时时监测风速、气压、湿度等气象信息,通过气象部门专用手机APP,实现交通沿线气象信息精准化掌控;同时,与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结合,建立天气直报机制。建立“东营高速恶劣天气直报群”,使17处收费站、4个服务区成为24小时睁着眼的天气直报点。
此外,视频巡逻与路面巡逻提供精准信息。密织视频巡逻网,24小时开展视频巡逻,强化20:000-24:00重点时段及东营南站至辛庄立交、高速黄河大桥重点路段巡逻管控,为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提供直接有效的精准信息。
创新“两轴”驱动机制
科学布警强化精准管控
东营交警依托分跨南北的辛庄立交、疏港立交建立起“两轴”驱动机制,高效应对、快速处置各类警情事件。
辛庄立交、疏港立交是多条高速交汇点,地理位置重要,调控能力突出。支队以两立交为轴心,调动东营境内所有高速公路通行潜能,提高通行效率,降低高速交通安全风险,实现高速公路通行量最大化。例如,在应对今年突如其来的第一场雪中,因有关高速经营管理单位除雪融冰不彻底路面湿滑导致交通事故,我们迅速启动“两轴”驱动机制,在辛庄立交实施分流,为进一步除雪融冰争取了时间。
同时,依托高速交警“1315”机制和高速公路管理单位“2030”机制,打造短半径快速出警圈,在疏港和辛庄立交附近的李庄、集贤站等设置应急处置联动中心,“两轴五点”应急联动布局,交警、路政、高速经营管理单位“三位一体”同吃、同住、同出警,实施防护、提示、清障、救援一体化。
创新监督约束机制
多措并举强化跟踪问效
在监督约束机制方面,东营交警落实各项联合制度,将“云监工”引入监管,促使各方凝心聚力,夯实做好“一路三方”的基础。
云监工直面镜头,把执法应急处置过程放在镜头下,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既需要胆魄和勇气,又需要过硬素质。去年以来,我们探索实施新媒体宣传体系引入监督约束环节,工作过程全程直播,业务能力全程晾晒,倒逼队伍树形象、提素质,促使应急、消防、卫健、交通、救援等职能部门同步强化专业水准。5次直播反响良好,使群众评判成为提升应急处置效能的新支点,促进了各部门提高素质、快速出警。
指挥中心根据对讲机350M单兵定位系统实时掌握通报人员所在位置,并每天有6次固定时段点名;路政、养护部门巡逻轨迹及路况时时发布至共享微信群,通过群通报,实现各部门互相监督。
下一步,东营交警将重点落实总队关于“一路三方”交通应急联动处置会议精神,努力实现“一路三方”更高层次的协同共治,全面提升应急处置工作质效,为高速公路路畅民安贡献东营高速交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