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 > > 正文

济南稼轩学校举办“行走的博物馆”示范展示系列活动

2021年12月26日 17:51:38 来源: 历城二中

  为耕种者育土,为行远者铺路。稼轩学校小学部坚持长期主义,积极践行“勤志为魂、质量立教、以美育人、全面发展”的特色和精神,把时间和信念投入到符合美善价值的事,努力提升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人文素养。

  小学部特色课程打造就是其中重要的路径之一。本学期起,各类特色课程全面开花、成果小有成色,对孩子们来说,在于发现,在于搭台,在于挖掘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的品质、特长都得到充分锻炼。山东博物馆“知书”系列课程整体落地尤为凸显。12月23日下午,“行走的博物馆”示范展示系列活动暨馆校共建中期汇报活动在济南稼轩学校小学部顺利举办。

  《书于竹简》示范课展示

  “这样的小学,我好想再上一次......”一年级一班的家长在体验示范课后发出感叹,对孩子们的幸福指数很是羡慕。博物馆老师带领孩子们在竹简上写字,有形、有色、有意、有联想。原来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妙趣横生的故事,每一个字都像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精灵,突然间觉得徜徉在这些符号的世界里是一种享受!

  

 

  “知书”系列课程中期汇报

  山东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姜惠梅从“知书”课程起源、课程设计、课程分析与思考、未来预期四方面向参会领导、家长朋友进行汇报。“知书”系列课程以齐鲁文化为根基,以博物馆资源为载体,以跨界融合为助力,真正落地到孩子们身上。而本次馆校共建活动,是博物馆和我校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协同育人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姜主任最后用“知去处、明去处”表达了她对孩子们的期望,愿孩子们知理明义、知书达礼、知行合一。

  稼轩新“老师”

  今天的家长朋友从听课、参与孩子们的手工创造,此时又走进会议室进行“集体评课”,和老师的关系变成了“同事”,不仅表达对博物馆课程的高度认可和评价,更是积极建言献策,这些新视角和新关系让家长们更走近老师,更贴切孩子,多了一些亲密和理解,多了一些思考和延伸。

  一人行速 众人行远

  山东博物馆副馆长王勇军通过感受稼轩的“第二课堂”,感触颇多。他表示,山东博物馆与稼轩学校小学部强强联合,在大美育课堂建设、传统文化弘扬等方面愿景统一,相互促进。“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馆校共建使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有力、有效地促进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格局的构筑。

  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李新生亲临活动现场并发言,他首先感谢山东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对历城二中、稼轩学校小学部的厚爱。李新生向大家讲述了成立小学部的初衷,两年半的时间中小学部主要围绕孩子们习惯养成、意志品行培养、人文素养提升扎实地前进着,我们做着难而正确的事。小学部的特色课程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将会引入更优秀的社会资源,努力培养孩子们长大后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和精英,能够适应未来、影响未来、改变未来。

  这次汇报活动是博物馆与小学部、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双向奔赴”,意味深长,显得弥足珍贵。

  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我们帮助孩子多读连通世界与未来的“书”,我们希望最后留给孩子的是积极的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完整人格和高尚品行,以及正确认识和面对世界的方式。(完)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0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