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临淄稷下街道:走访察民情 实事暖民心
自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千村进万户”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以来,稷下街道按照“入户走访全覆盖、民生诉求全兜清、反映问题全解决(全回应)”总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台账管理,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用力提升辖区群众满意指数。
聚焦“民有文乐”,普惠共享新生活
“俺村里的新楼房住着很敞亮,就是没有几个拉呱、跳舞的好地方。”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随之提升,而范家新村现有的文娱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村民需要。
范家村“民情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吸纳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精心选址,决定对村内一处小游园进行提升改造,重新建设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集文化健身、百姓大舞台等多功能为一体,同时配备LED屏、换衣间、音响等高标准设施,满足了村民休闲娱乐、健身表演的需要。广场建成以来,通过每周举办文艺表演、放映红色电影、理论宣讲等活动,成为一道展示新村形象、宣传文明乡风的靓丽风景线。
聚焦“老有颐养”,桑榆虽晚霞满天
“只要交两三块钱就能来食堂吃饭,顿顿有菜有肉,口味还适合俺们这年纪,真是太好了!”近日,稷下街道耿王村民商翠美在村内“长者食堂”打上饭,与老姊妹们坐在一起,开心地说道。
此前,多位村民向耿王村“民情书记”丁国明反映村内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结合稷下街道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十个一”工程,耿王村利用村委北院原小学旧址,维修改造成长者食堂。食堂采买、清洗、烹饪等流程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通过制定菜谱的方式保证每天有荤有素、营养均衡,一周菜谱不重样,同时发动群众积极捐赠桌椅、餐具等设施。
此外,耿王村结合“一网三联”模式,组织各网格志愿者轮流到“长者食堂”开展志愿服务。在耿王村,只要满60岁的村民就可以来“长者食堂”吃午餐,村内满足就餐条件的有553人。自7月底试运营以来,已办卡512人,每天就餐人数达400人。同时,依托“长者食堂”,耿王村进一步建设完善了村内幸福院,通过举办讲故事、唱红歌、打快板、广场舞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聚焦“幼有善育”,绘就多彩新童年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日前,合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来朗朗读书声,全新升级改造的农家书屋迎来了第一批读者。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千村进万户”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中,村民向合里村“民情书记”王保国反映了村内儿童缺少活动场地的问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合里村“两委”建设了500平米的儿童游乐场地,购买了十余种儿童游乐设施,并改造提升了未成年人读书室,更新了1000余册少儿图书,满足了各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娱乐、学习需要。每到周末和暑假期间,村里还会邀请专业老师前来,组织绘本阅读、名著分享、齐文化讲堂、学习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充实活跃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改造后的环境更好了,咱村里孩子们暑假来这里读读书,参加课外活动,我们家长既省心又放心。”村民王凤霞开心说道。
民生小事,枝叶关情。截至目前,稷下街道已走访38307户,收集问题597个,已整改492个,整改完成率达到82.4%。下一步,稷下街道将继续以提升服务为标,以群众满意度为尺,严格对照台账,高标准实施督导,高效率落实整改,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千村进万户”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进一步走深走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