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山东省商务厅召开全省第一季度商务运行情况媒体通气会暨走进山东商务一线媒体采风活动启动仪式,通报了全省商务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在外贸进出口方面,全省进出口增长7.7%,出口增长12.3%,进口实现由负转正,增长1.4%,26日,媒体团走进了烟台。据烟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中,烟台外贸进出口实现1014亿元,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2位。数据背后,是我国一个个外贸企业的蓬勃发展。
全力抓好外贸工作 实现首季“开门红”
为更好地让骨干企业整体平稳发展,烟台市开展进出口贡献“颗粒归仓”行动,重点抓好百强企业“一对一”服务,对152家省外贸“白名单”企业上门走访,详细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协调面粉配额、抗原检测试剂国内上市等“个性化”需求20多项,引导企业业务“本地化”。在一季度中,百家外贸骨干企业预计完成690亿元、占全市63.9%,增长面53%,富士康、大宇造船、中集来福士等11家企业增量超过1亿元,合计拉高全市增幅13.5个百分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展会平台的上下贯通。今年以来,在全力开拓海外订单方面,烟台市制定出台《烟台市2023年境外市场开拓计划》,全年组织线下展会35场,统筹上级资金帮扶企业“走出去”参会参展,更好开拓国际市场。举办烟台市—俄罗斯企业合作交流会,筛选汽车等9条产业链300多家重点企业,与俄代表团企业精准对接订单需求,达成合作意向23项。成立烟台交易分团参加第133届广交会,组织176家企业分三期参展、展位276个,助力企业线上线下稳订单稳预期。
在加快增长基础方面。组织召开关地统一协调联席会议,研究确定25项外贸发展措施,加快推进烟台港整车进口、裕龙石化、莱州粮煤中转、混铜增量等新项目,年内预计增量超过70亿元。快速发展市场采购新业态,全市联网信息平台注册主体数达到1098家,报关金额29亿元、增长2.3倍。强化市、区两级政策协调,共同推广以“齐鲁进口贷”“鲁贸贷”“汇率保”为主体的助企融资政策和以“小微统保平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信保”为主体的外贸风险保障机制,共计帮助1000余家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发挥港口物流枢纽优势 建设枢纽物流服务平台
海洋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全球贸易的80%通过海运完成。港口作为资源配置枢纽、国际贸易的关键节点,为全球贸易提供了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商业服务、产业聚集和供应链中心等多种功能,也为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强助力。
山东港口烟台港作为烟台市核心的战略资源,积极推进陆海联动、港城联动,以港口高质量的发展带动城市枢纽协同能力增强、产业联动紧密,助力外贸稳增长。
3月20日,烟台港外贸商品车排队“出海”的短视频走红网络,登上热搜榜。视频显示,在烟台港堆场内,几千辆整齐排列的商品车逐一进入船舱,准备驶往美洲、非洲、欧洲等世界主要汽车市场,场面壮观。
据了解,在一季度中,烟台港外贸吞吐量完成3917万吨,同比增长3.9%,通过保税物流方式为烟台市贡献外贸额64.3亿元。商品车运量突破14万台,继续保持全国沿海第五大商品车物流集散港和第三大外贸出口港的地位和影响力。铝土矿进口量完成1120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约50%,保持全国铝土矿进口第一港和中国对非贸易第一口岸,几内亚金波港完成铝土矿出货量101万吨,超2022年全年货物出口总量。中非班轮运量完成24.3万吨、东南亚班轮运量突破43.3万吨,件杂货班轮总发运量突破120万吨,为服务助力“中国制造”出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货物混配方面,完成原油混兑161.3万吨、铜精矿混配6.2万吨,分别增长6.1%、72.6%,混配铁矿日韩转口145万吨,占比34.9%,为全国第一。
烟台港生产业务部副部长王飞说:“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战略赋能优势,通过设施联通、功能联合、平台对接等市场化方式,建设国际多式联运、区域分拨与中转等枢纽物流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为稳链稳贸、畅通‘双循环’做出一份贡献。”
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群 发挥外贸新业态效应
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国家与各省市陆续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据统计,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从2018年的1万亿元人民币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人民币。今年1-2月,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8%。作为新兴贸易业态,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成为稳外贸、促消费的重要抓手。烟台市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吸收借鉴、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创新,利用跨境电商赋能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三个省级跨境电商园区作用,大力实施市场采购共享计划,拓宽市场采购覆盖面,确保外贸新业态突破发展。对于海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中国卖家快速响应,利用国内制造业供应链的成熟和完整度优势,灵活调整自身产品,实现了逆势增长。2023年4月6日,烟台市与京东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京东国际将代表烟台市企业进行全球采购和销售,为当地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标志着烟台市电子商务产业又迎来了一次大变革。
当前,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国际消费品市场。为企业更好的在海外发展,减少货物运输的时间成本等原因,烟台市在9个国家设立19个海外仓,总面积14.5万平方米。
跨境电商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实战型人才的支撑。为更好的聚焦人才培训,赋能外贸发展,烟台市指导跨境电商协会有序扩围,依托跨境电商产业联盟拓展政校企合作,支持6家驻烟高校设置跨境电商专业,在读898人。
烟台市商务局外贸科曲小涵说:“跨境电商作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能力最强的外贸新业态,不仅是数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动能,新引擎。”(王宣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