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甸柳一小创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06/06 20:47:58
来源: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

济南甸柳一小创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字体:

  你上过这样的一节课吗?课堂的开始,老师没有直接开始本节课的知识讲授,而是先带领学生们玩起了“游戏”:5位学生每人抽取1张扑克牌,寻找其中的花色规律。当孩子们玩得兴趣正浓时,顺势引出富有挑战性的《鸽巢问题》数学研究课题。

  上述场景,正是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济南甸柳一小”)对《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思维生长课堂建构实践研究》课题的生动实践,通过优化教学行为和策略,重点构建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生长课堂操作体系,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可持续生长为路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挑战型问题链 推动高阶思维真实产生

  2022年1月,济南甸柳一小正式立项了山东省“十四五”规划课题《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思维生长课堂建构实践研究》。该课题研究以“思维生长即人的成长,体验即生长,经历即成长”为教学主张,依据各学科2022最新版《课程标准》,以各学科核心知识学习目标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根据深度学习理论,学校总结出学生的思维层次呈现出观察、记忆、理解、建构、迁移、应用、质疑、评价、创造等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济南甸柳一小校长杨兴永介绍说,学校以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为重点,梳理制定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的高阶思维生长目标体系,由低阶向高阶,再上升到更高水平的发展趋势,全面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

  尝试、生成、迁移 真实情境中“体验思维”教学

  通过调查研究,学校优化完善了促进深度学习的“体验思维”教学模式,即通过“尝试—生成—迁移”三个阶段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完整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实现思维的螺旋上升、不断生长。

  为了能够更好地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变“依靠感性经验答题”为“运用理性思考解决问题”,在“生成”环节,学校将“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构和运用。而营造更加生动且具有真实性的情景,成为促进学生思维生长的重要基础。“迁移”则主要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对生成进行检验、巩固、质疑,使深度学习走向更深处,高阶思维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研究五维教学策略 创新教学方式激活内驱力

  济南甸柳一小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刘中说,深度学习更加注重学生“深层次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学校同时致力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生长”的教学策略研究,并总结出了主动思考、理解建构、迁移应用、质疑反思、评价创造五个维度教学策略。思维工具是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者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具有直观性、逻辑性和整合性。课题组深挖教材,不断尝试与积累,以圈画批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等为代表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欢迎,并逐渐成为推动思维生长课堂发展、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抓手。

  探索教与学评价方式 积累过程性研究成果

  依托思维生长课堂,学校设计了深度学习下衡量高阶思维的评价方式。学生学习课堂表现下设五个评价维度,分别是主动思考、分析理解、迁移应用、质疑反思、评价创造;教师教学行为下设五个评价维度,分别是学科核心素养、思维生长点确立、工具设计运用、思维策略使用、生成效果反馈。杨兴永认为,深度学习下度量高阶思维的评价方式是衡量学生思维水平的重要尺度,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方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起着极大的导向作用。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大课题研究投入力度,注重研究实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探索、优化、完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方法策略、评价以及工具。“相信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持续优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让深度学习得以真实发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杨兴永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