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12项重点措施,建立主动联系服务机制,成立“联合宣防专业队”“联合安检专家团”,在重大项目设置警务室,推行延时服务、“掌上”服务、“免打扰”服务……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主动融入现代化强市发展大局,聚焦高质量发展,打出“组合拳”,打造“谋在前、防在前、服务在前”护航品牌。
“从报案到破案不到一小时,这速度太快了!有你们在,我们安心、放心!”5月30日,济曲快速路项目部负责人向济宁市公安局兖州分局城郊派出所民警表达谢意,感谢他们快速破获施工设备被盗案,及时返还被盗的施工设备,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
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济宁市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严打各类突出违法犯罪行为。研究细化护航重大项目9项措施,依法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危害税收征管、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等犯罪行为。指导整合企业保卫力量,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统筹特巡警、交警、所在地派出所力量,开展“警灯闪烁”行动,有针对性地加强项目周边治安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并消除治安隐患。今年以来,共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
“工程进展得怎么样了?还顺利吗?”5月23日,济宁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三贾派出所民警来到中建五局三贾棚户改造项目现场走访察看,仔细检查项目现场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灭火器材是否配备齐全,督促项目负责人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济宁市公安局坚持把“防风险、防案件、防事故”作为服务保障大项目建设的着力点,组建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联合宣防专业队”和“联合安检专家团”,举办“警营开放日”“警企共建”等主题活动。今年共组织入企集中宣防37场次,精准开展风险评估,联合相关部门指导企业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16处。
推行延时服务,2月18日起,在济宁主城区开展车驾管业务便民利企“线下星期六”,解决群众周末无法办理线下车驾管业务难题;在外籍高端人才较多的华勤集团建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就近服务多地涉外企业……济宁市公安局不断深化行政管理服务改革,积极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新政策新举措,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群众生产生活。
济宁市公安局在主城区开设车驾管、服务站、检测线窗口46个,服务企业270余家次、群众2.3万余人,办理车驾管业务2.8万余笔。户政、出入境业务同步开启周六办事窗口,办理服务事项2300余件次。济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推出服务群众和高质量发展10项出入境便利措施,为企业聘雇邀请的外籍人才及员工提供便利服务。
济宁市公安局还推行“掌上”服务,升级优化“济宁微警务”服务平台,实现19项涉企服务“零跑腿”线上办理,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助力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推广应用“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发放,已核发7699起。
为进一步服务保障企业发展,济宁市公安局研究制定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2项重点措施、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工作机制,成立了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工作专班,济宁市公安局党委成员、部分警种主要负责同志、县级公安机关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带头联系省、市37个重大项目。实行局长、所长、警长“三长包保制”,将每季度的第一个周三定为“联系日”,承担联系服务的领导干部主动深入重大项目一线开展问需、问安走访活动,为重大项目提供“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的“贴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