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24日,2023中国济南明湖龙舟文化节在济南大明湖风景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济南市体育局、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济南文旅发展集团主办,以“奋楫逐浪新时代、扬帆启航新征程”为主题,活动涵盖龙舟赛、明湖汉服环湖游、动漫设计大赛、文化市集四个板块,打造集体验感和参与感于一体的端午文化盛会,线下近10万人、线上近200万人共同体验了龙舟文化节的魅力。明湖龙舟文化节,已经成为泉城体育旅游的靓丽名片,以赛兴城的重要标志,产业转型的强劲引擎。
政府部门主导 以赛兴城
“明湖泛舟”是著名的济南八景之一,作为泉城济南独有的端午民俗文化盛会,至今已开展20余年,成为全市规模较大、参与面越来越广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和独具地域特色、民俗内涵的城市品牌节庆活动。每年都能吸引数十支龙舟队伍参赛,市民、游客参与人数逐年递增。
节庆活动成为文、旅、体融合的流量入口,“文化+旅游”“旅游+体育”,成为一种趋势。体育、园林、文旅等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以核心景区为平台、体育赛事为载体、文化旅游为导向,不断增加龙舟下水、画龙点睛、旱地龙舟、夜龙汇游以及龙舟文化推广、端午文化体验、泉水文化展示等活动,打造集龙舟竞渡、民俗展示、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经贸交流于一体的“夏赛龙舟”城市品牌节庆活动。以水为媒、以龙舟会友,助力文、旅、体提速发展,利用省会优势,吸引四方宾客,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业态融合发展 以赛促产
近年来,济南市积极完善体育产业功能布局,推动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发力新兴体育产业,丰富赛事活动,不断放大“体育+”叠加效应。明湖龙舟文化节作为泉城特色品牌赛事,是宣传推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窗口。
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加速。今年的活动正值端午假期期间,集聚了城市人气,拉动了产业消费,提升了经济能级。赛事期间,运动员随行家属、领队等纷纷来到济南,餐饮住宿、旅游休闲等领域消费比例增加,同时也吸引了外地游客来济南观看比赛、旅游、消费。济南以赛事为抓手,带动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体育+文化,新兴产业创意无限。2023中国济南明湖龙舟文化节推出LOGO和吉祥物,LOGO以端午习俗“赛龙舟”为灵感来源,将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与二次元的现代国潮风格融为一体,传递出济南为办好明湖龙舟赛,圆软实力之梦,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圆体育强市之梦,加强龙舟赛竞技及文化交流,加快水上运动产业推广和发展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吉祥物取名禹隆隆,以鸱吻为原型进行创作,将鸱吻以天真烂漫的卡通形象呈现,体现了龙舟运动和国潮的特点。同时举办动漫设计大赛,用手办、T恤等多样的文创产品,展现二次元的魅力和丰富多彩。
社会力量办赛 以赛惠民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赛事形成政府引导、社团运营、企业赞助三方运营模式。社会力量办体育蓬勃兴起,并逐步成为发展体育产业的生力军。
近年来,济南市体育局整合赛事资源、提升供给能力,以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赛事,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自2019年开始,明湖龙舟文化节由专业赛事公司运营,济南市体育局、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则由曾经赛事的具体执行者变为扶持者。明湖龙舟赛成为政府部门主导、社会组织承办、企业赞助的新模式。这个改变,让龙舟赛焕发新的活力,将此项传统体育项目更好地传承下去。“作为连续三年明湖龙舟文化节的运营单位,我们不仅为广大龙舟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切磋技术、交流感情的平台,更为政府、市民、赞助企业间架起了互动交流的桥梁,以产业兴助力体育兴,以体育兴助力城市兴。”阳光赛事运营(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海刚说。正是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下,各类全民健身赛事办赛更高效,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群众参赛感进一步提升。
市场开发良好 以赛促商
济南素以“泉水”闻名,以“泉城”著称,在2.6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分布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大明湖由城内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是江北地区最早开展赛龙舟活动的地方之一,每年一届的明湖龙舟文化节已经成为泉城济南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品牌。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也是对龙舟文化、传统文化的一次宣传,增强了国人文化自信。同时,大众对于体育赛事和健康的关注热度一浪高过一浪,这无疑成为各大品牌选择赞助该赛事的重要因素。
从2019年起,每年的龙舟文化节都会在端午假期举办,时间的变化,更让赞助商的回馈得到保障。市场开发也打破常规,行业范围覆盖涉及通信、饮品、车企、食品、酒企等行业,其中非体育行业占比达90%。近几年,明湖龙舟文化节龙舟赛的商业性价值不断扩大,赛事赞助赋予了体育赛事更多维度的展现。6月22日比赛当天,大明湖涌入6万余人观看比赛,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赞助商们在龙舟文化节期间的营销推广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不管是对品牌的传播还是现场的互动体验,超九成群众表示满意,都期待明年会更好。(本报记者 王蓓贝 通讯员 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