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力-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07/09 11:37:47
来源: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力

字体:

  近年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双高计划”建设任务,着眼职业本科,修订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项目及成果认定办法(试行)》《项目及成果认定办法》等制度,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坚持正确评价导向。坚决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面向全校推行揭榜挂帅项目管理制度,面向全校开放征集科技创新项目,以一盘棋精准谋篇布局,解决学校重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需求,孵化培育新的创新团队。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提高专利授权、技术转让、横向课题的认定标准,并引入企业反馈,专家、同行评价,用好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激励破解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科学确定评价标准。着眼破解分类体系不健全、评价指标单一化、标准定量化、结果功利化等问题,把“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作为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基本原则。学校在管理架构上实现了教科研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评价,注重科教融合。对科技成果细化分类成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著作、知识产权、科研获奖、智库成果等10余项分类。结合学校重点发展领域,对不同分类的成果在成果认定范围上构建有组织科研管理;在成果认定等级上根据科技创新性、技术先进性、应用贡献度等方面分别侧重。

  健全完善评价体系。以质量评价为核心,将项目主管部门、其他经费资助者、项目受益人、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同行专家等多元主体纳入评价机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科研成果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立体化的评价,充分调动各类评价主体的积极性,营造成果评价的良好创新生态。基础研究成果以同行评议为主,推行代表作制度,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应用研究成果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注重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样机性能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推动校内多元化的管理部门参与评价。结合科研管理的要求和教师个人发展需求,将财务、人事、资产、教务等行政部门一同纳入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将成果评价与个人职称评聘、绩效奖励结合,提升科研成果评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目前,学校处在申报职教本科,从强服务、重创新的角度,正在努力破除一切束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应用研发源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构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三维融合,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作出贡献。(张建喜)(完)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