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确定为首批山东省数字乡村试点以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农村治理各领域、农民生活各方面,用数字魅力提升乡村“颜值”,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了乡村振兴纵深推进。
石马镇食用菌生产流程全自动化、马家沟软枣猕猴桃高标准农业园区、果宝鲜生软枣猕猴桃数字产业园……博山区以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为抓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全方位、全环节、全链条改造,以点带面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变,实现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数字化助力产业振兴,也能优化乡村治理。如今在八陡镇,“陡办理”民生服务“微平台”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过去,村民发现问题,需要到处找网格员反映情况。如今,拿出手机一拍一传全解决。八陡镇创建“陡办理”民生服务微平台后,群众借助此平台可以把日常遇到的安全隐患、环境整治、村居管理等问题及时进行上报。
“专职网格员从发现问题到上门面谈处理,全程控制在六分钟内,严格执行‘收集—确认—派单—处理—评价’五步闭环业务流程,实现网格治理从‘有形’到‘有效’的转变。”博山区八陡镇综治办主任刘俊杰表示。
借助数字化手段,瞄准基层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博山区正解锁更多数字便民、惠民的治理密码,推动乡村治理向“智理”转变,全力赋能和支撑乡村治理精细化、智慧化。
同时,博山区不断夯实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底座”,全面实施农业农村数字网络升级,“村村通”网络光缆已开通至全区各个行政村,4G基站全覆盖,5G基站覆盖率接近70%,为乡村数字经济、现代化治理等数字乡村建设关键环节打下坚实的“地基”。
博山的乡村数字化探索,一直在路上。当下,博山区正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为引领,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深入实施数字农业3.0计划,推动猕猴桃、桔梗等特色农产品做大规模、做优品牌;以数字化为驱动,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建数字化”,形成“一网三联”数字化乡村治理模式,让群众在数字乡村建设中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有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