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玉米处于定苗期,也是田间除草的关键时期,你这块玉米地的墒情较好,可使用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兑水喷施。”近日,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东芦庄村玉米地,“汶农服”农技师正在现场查看杂草生长情况,为种植户有针对性提供除草剂,并进行全程技术服务。
汶上县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创建了“汶农服”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汶农服”联盟由农业农村局牵头,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参与,以北大荒农服集团、中化MAP等服务企业为龙头,本地100余家服务主体为骨干。汶上县将涉农项目优先向示范组织倾斜,通过探索整村托管、垦地合作、中化数智农田管理等服务模式,构建了全产业链联动服务体系,形成了村集体、服务主体、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为帮助种植大户提升技术水平,科学种养,提高粮食单产,联盟技术部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快了新技术、新设备落地,提升了经营主体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综合能力,粮食单产得到了有效提升。”“汶农服”联盟秘书长张虎介绍道。为解决在乡村振兴中出现的经营主体用地难等“疑难杂症”,“汶农服”联盟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对接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县政府建设的农田信息数据平台,及时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引导小农户和小规模经营主体整合土地流转,变小田为大田,实现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田地利用率,助力产业发展。
近年来,汶上县以“乡村振兴、强县富民”为目标,抢抓国家级、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大机遇,坚持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双驱动”,探索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链”,构建筑牢农户与经营主体“利益链”,打造农民信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让小农户跟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目前“汶农服”联盟拥有120家从事农业生产服务的主体和10家农资生产销售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可提供“耕、种、管、收、加、储、销”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菜单式”服务,真正实现了“服务全管,万家丰产”的良好效果。(张明 郭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