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高度”看城市,山东日照是什么样子的?
55处城市书房,均设有儿童绘本区和亲子阅读区,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拥有“精神粮仓”;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万平口儿童运动乐园”,设有太空舱攀爬、海浪摇摆船等40余种体验项目,满足各年龄段儿童运动娱乐需求,免费对儿童开放;61.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山海风情绿道,是亲子骑行的宝藏路线……
一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城市,一定是充满儿童欢声笑语的城市。在日照,儿童友好城市创建被纳入《日照市“十四五”儿童发展规划》。日照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四年行动方案》,明确7大方面50项任务,出台友好社区、友好医院、友好学校等建设指引,清单式管理、台账式推进。2021年以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发布的45件民生实事项目,有26件与妇女儿童和家庭密切相关。其中,今年由日照市妇联牵头的就有3项,累计投入近23亿元。
一座儿童友好城市,一定是为儿童“计深远”的城市。为让孩子“上好学”,近年来,日照累计投入资金14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142所(次)、幼儿园600所(次),是全省第二个整建制、一次性全面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验收的市;实施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公办率达到6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2%,是全省唯一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省级实验区和游戏教育市级实验区。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被列入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近6000万元在94所中小学建设了人工智能实验室。
体育锻炼是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标配”。日照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建、改建22处大型体育场馆,160所公办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开放,8200余处健身设施场地优先向青少年开放。推动三大球进校园,全市共建成学校足球场地312处,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2所,成立了580多支特色校队,每年举办600余场青少年赛事,全市试点幼儿体质测评达标率为94.65%。培育青少年竞赛品牌,重点打造“三大球”、网球、航模、啦啦操、科技体育节等10余项特色赛事,让少年儿童在比赛中培养体育运动兴趣。
儿童友好,是全体儿童的“友好”。民政部门倾力打造“托起孤雁 共拥蓝天”和“阳光护花 照亮未来”两大儿童和未保工作品牌,不断加大对孤儿、重点困境儿童的保障工作,全市现有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居全省首位。创新“阳光妈妈”志愿服务,公开招募“阳光妈妈”志愿者1490余人,关爱帮扶儿童1305人,逐步建立起满足特殊困境儿童及家长需求的关爱服务工作模式。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全市三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74%。投资6700万元建设日照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视障两类残疾儿童全部集中到市里就读。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98个,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保障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受教育权益,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机制,近年来日照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一直保持在100%。
倾听儿童声音,了解儿童需要,整座城市正在为儿童而改变。推出“婚育服务‘全照办’”,实现11个事项跨部门跨层级联动,打通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理通道;义务教育招生“一网通办”,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全网办”“零证明”“零跑腿”;全市184处未建食堂学校开展集中配餐,各中小学全部开展课后服务,解决了孩子的“午餐难”和“接送难”;日照市委宣传部、市纪委、市教育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若干措施》,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市3452名民警和166名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校的兼职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深入校园开展法制教育、指导校园做好各类演练……
在城市建设与治理中引入儿童视觉,把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时下,日照正从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等五大维度持续发力,让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努力为儿童打造一座“可知可感可触摸”的儿童友好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