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举行文姜庙会,从颜文姜“娘家”八陡镇阁子前村到山头街道颜文姜祠10公里的沿途,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群众自发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场面蔚为壮观。
阁子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赵斌介绍说:“博山在过去就叫颜神镇,颜文姜勤俭持家、孝顺公婆的孝德基因就体现在我们的村规民约中。”据悉,博山区结合基层村情民意和人文环境,组织有关单位指导各村居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其巧妙融入矛盾纠纷调解中,这是博山区推动孝文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孝乡家安”品牌的缩影。“颜文姜的故事在博山家喻户晓,这一元素也渗透在我们抓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博山区综治中心主任郑艳喜说。
家事调解是“孝乡家安”一大特色。在城东街道宋娉家事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宋娉自2017年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以来,已累计调解矛盾纠纷800余起,其中婚姻家庭纠纷就有36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在博山区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室,工作室法官郑敏在全市首次尝试创新家事审判模式,以“圆桌家庭会议”模式,不设原、被告席,弱化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以柔和的方式协商解决问题。“工作室的设计突出孝文化元素,设自助立案区、诉前调解区、诉中调解区、审判区四大功能区和导诉台、母婴室等辅助功能区,营造浓厚的家庭调解氛围。”郑敏介绍,今年工作室已审结各类家事纠纷197件,其中调解143件,撤诉32件,调撤率达88.83%,复判息诉率100%。
家庭平安还要从源头抓起。“‘孝乡家安’的品牌理念,最注重的是源头上化解不和谐因素。一方面通过‘好婆婆、好媳妇’和‘最美家庭’评选引导家庭成员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护航家庭和谐。”博山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吕金霞介绍。今年初,博山区制定“平安家庭”创建实施方案,成立了由政法委、法院、妇联、公安等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全面摸底辖区家庭情况,对家庭暴力、情感纠纷等隐患进行排查,分类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台账,自下而上逐级化解。建立镇级志愿服务队35支298人、村级调解志愿服务队288支1232人,已调处家庭矛盾纠纷200余件,满意率100%。
“通过发挥博山华夏孝乡的地缘优势,将独特的孝文化浸润于基层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实现积家庭小安为社会大安的目标。”博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孙艳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