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山东省临沭县聚焦聚力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工作成效突出,不仅加大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的创建力度,而且与山东省教科院联合建立了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临沭县分基地,举办了“联合育人、贯通培养”创新素养成果研讨会,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人工智能等信息化素养培养工作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顶层设计”注重贯通式培养
临沭县注重新时代科技教育的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和自主创新,制定出台了《临沭县人工智能教育特色发展规划(2021-2023)》,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谋划开展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工作。
一方面,纵向成立了以教育局电化教育与实验教学研究室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布局局科室、学段、学校、年级、班组五级信息素养培养组织领导架构,抓实抓牢工作开展与推进;另一方面,横向联对接省、市主管部门电化教育与实验教学领导机构与山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临沂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培训指导,从“学习、指导、融合、提升、创新”诸环节打通培养渠道,全方位整合资源推动信息素养培养一条龙、规范化贯通式养成教育。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7所学校、近百名教师从事此项工作,为全县青少年科技信息素养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线面体”强化多维度实施
按照“统筹规划、分级部署、试点先行、小步快走”的发展思路,临沭县全力推进青少年信息素养综合提升为特色的中小学教育。
在点上,紧盯教育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在县域一中、二中、实验中学和完全高中全面落实强基计划,聚焦聚力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临沭籍学生。
在线上,围绕智能科技、新材料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制定计划和策略,从娃娃抓起,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式培养,重点发力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临沭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加快中小学人工智能知识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智能学习支持环境和智能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确保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工作切实落地。
在面上,全县在信息素养培养工作的平台上,2022年完成A、B类智慧校园创建40个,2023年在原来创建成功的基础上再次新创建33个市级“智慧化校园”。注重品牌打造、科技教育高地建设,让信息素养培养工作赋能临沭教育。截至目前,全县智慧化校园创建已达到79所,打造出“山东省特色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擦亮了“科教赋能幸福临沭”的金字招牌。
“聚指成拳”汇聚高质量发展
各项活动丰富多彩。除了全县层面为信息素养培养的人工智能教育“案例评选、优质课讲评、师生作品展示”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外,各学校也都形成了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相关校本课程,如光明路小学的水上赛艇教育、第四初级中学的编程学习等。
师资队伍强健有力。临沭县以此为本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热爱科技教育、从事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的教师队伍。目前,全县从事此项工作教师有65人、突出的名师名校长30人,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成绩卓著亮点频出。在全国大赛捷报频传。今年在浙江桐乡乌镇闭幕的2023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中获奖率高达100%,全县共81人参加比赛,取得个人创新类项目个人一等奖22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28个、优秀奖13个的优异成绩。走出了一条以信息素养支撑新时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临沭县教体局与山东师范大学共创“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临沭县分基地’”,山东省教科院、山师大信息学院共同参与建设,两年来近千名学生脱颖而出,在各级各类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季德山 李峰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