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打造“泉城帮办·随访连线”机制,将专项跟进、调度、督办等融入其中,尽力尽早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为群众打造更为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
“今年2月,楼前还是一排私搭的储藏室。现在,已变成公共停车棚了。”64岁的杨胜叶是济南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二区5号楼的楼长。她告诉记者,都知道拆除违章建筑、临时建筑难度大,可没想到拆除这些储藏室却十分顺利,“回想起来,居委会把许多工作做在了前面,‘拆掉’了潜在的矛盾”。
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二区5号楼的一角。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摄
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第一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许天宁说,为了拆掉这20来间储藏室,居委会提前一个多月与城建部门等一同走访部分住户,了解居民诉求、解释政策依据、争取最大民意。“我们根据大家建议,将拆出的空地改建成公共停车区域并做好后续服务。实际上,还没到正式拆迁那天,大多数储藏室已被主动腾空了。”
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第一社区成立于1988年,是济南市较早建成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因附近教育资源丰富,房产交易频繁,新老住户间容易滋生矛盾,同时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不断浮现。这些矛盾纠纷有时看上去不大,但久拖不决易成难解的死结。
社区党委副书记逄博说,针对基层治理与生活服务的新情况,社区组织起包括网格员等组成的专职帮办工作队伍,城管、片警、环卫等组成的专业力量团队,由楼组长等组成的兼职帮办队伍。“帮办服务队串联起十几项社区服务事项,到家门口服务,问题就不会出门,矛盾自然少了。何况我们还有区里的矛调中心呢。”
历下区矛调中心,全称是历下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中心聚合了区一级的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住建、人社等部门资源,推行‘一站式接访、一揽子调处、一平台办理’工作模式。”历下区信访局综合科科长陶厚锋表示,目前历下区已形成“区、街道办、社区”三级“帮办服务”体系,在全区设置152个帮办服务点及时开展帮办服务。
这里是济南市历下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的办事大厅。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摄
陶厚锋表示,有的矛盾问题可能比较棘手,需要调动更多资源加以化解。“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就接到一户居民反映楼上住户装修导致渗水。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关系越处越僵。”陶厚锋说,中心帮办服务专席对接“驻厅”工作力量了解诉求,并约定职能部门次日带领律师、业委会主任等人实地查看。经过有法、有理、有情的调处工作,督促装修方严格依规施工,两户人家实现了和解。
记者从济南市信访局了解到,2022年以来,当地依托“数字先锋城市”建设,以市级信访信息一体化中心为内核打造“泉城帮办·随访连线”,对所有初信初访事项落实及时随访、督查督办、帮办服务线上流转。截至今年9月中旬,“泉城帮办·随访连线”共分拣处理初信初访事项3.3万余件,提供落实帮办服务2.9万余件。(记者萧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