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下,老人白天到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做手工。
10月17日上午,山东省政协召开2023年第六次月度协商会,围绕“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商议政。
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老年人口大省,是全国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000万人的省份。庞大的老年群体有着怎样的养老意愿?在协商会召开之前,省政协社法委曾发起一项针对山东省16市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服务情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165856件,结果显示,超九成老年人倾向于居家社区养老。
一边是庞大的老龄人口,一边是强烈的居家社区养老意愿,做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显得尤为迫切。
模式创新
以配餐为依托的照护服务
10月16日上午11点半,济南大明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端着两份三菜一汤准时敲响了居民杨大爷家的门。送完餐,工作人员询问了杨大爷和老伴当天的身体状况,确认老两口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后,工作人员离开。
杨大爷今年83岁,因为风湿的缘故腿脚行动不便,他的老伴今年87岁,得过脑梗。两位八旬老人日常的生活勉强能自理,但做饭却成了大难题。老两口有一儿一女,这吃饭问题也愁坏了子女们。老两口女儿居住在青岛,儿子虽然在济南,但住得离父母远并且还未退休,天天给老两口送饭也不现实。
从去年开始,子女给老两口在大明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上海爱照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中餐和晚餐的配餐服务,每顿饭三菜一汤,配送到家,解决了老两口吃饭的大难题。
2019年,大明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就开展为辖区老人配餐的服务,随着配餐服务的不断成熟,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配餐为依托的照护服务模式。上海爱照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山东区相关负责人崔崇介绍,在送餐时,工作人员会查看老人的身体状况,必要时可以陪同就医等,如果老人有一些代买或是简单的维修需求,工作人员顺手就帮着做了,相当于把养老院“搬”回了家。
去年10月份,工作人员在给杨大爷老两口送餐时发现怎么也敲不开门,感觉不对劲,赶紧喊来了街道办的人将门锁打开。门一开,眼前的景象让现场的人倒吸一口凉气,老两口都摔倒在地,大家赶紧拨打了120。原来,杨大爷是在扶老伴的时候摔倒的,摔倒后怎么也爬不起来,幸亏被及时发现。“我们离老两口也就一公里的距离,照顾起来比子女还方便。”大明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上海爱照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院长董常亮说。
助餐配餐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之一,也是目前开展比较广泛的一种服务模式。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企业(组织)服务的重点,主要是以助洁、维修等为主的家政服务,以文体活动、心理关爱为主的精神慰藉服务,以助餐配餐和陪同就医为主的生活服务。
一种平衡
居家、机构、社区相协调
除了省政协社法委的数据,山东佑典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齐俊涛告诉记者,疫情前,他们也曾做过一项统计,济南一共180万老年人,其中住养老机构的只有9000多人,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在居家养老或者社区养老。
很多人养老不离家、感情不离老街坊、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崔崇回忆了一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事。2019年,他们接收了一名96岁需要全托服务的老太太。三个儿子将老太太送来时表情凝重,他们表示,将老母亲送进养老机构实属无奈之举。他们中有的还未退休,有的家中有孙子孙女需要照顾,无法对老母亲进行24小时看护。三个儿子离开养老院的时候恋恋不舍,后来崔崇从老人孙女那儿得知,三兄弟将母亲送去之后心情郁闷,当晚就去借酒消愁,结果喝完酒之后再也压制不住情绪抱头痛哭。“做子女的就觉得将父母送进养老院的行为很不孝。”崔崇说。
除了观念问题,从问卷调查数据看,老年人当前的平均月收入(含所有生活来源)3000元以下的占69.52%,这也是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推出,让老年人住在自己家中或长期生活的社区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养老机构或相关组织提供服务,使他们能在熟悉的环境中维持自己的生活。”齐俊涛说,“这种养老模式在机构养老和传统的居家养老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近年来,山东将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摆上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各项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周边、家边、身边”聚集。
面临困境
市场庞大但购买力不足
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000万人的省份,数据的另一面也意味着养老行业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但现实情况是,市场虽庞大,但购买力不足。
“我们前期的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助餐主要依靠的还是政府补贴和社会捐助,老人购买力不足。”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法策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法水说。
“老人主动支付的欲望是非常低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目前还是以政府购买为主。”齐俊涛举例表示,公司一年在济南市一个区居家上门服务500名老人,而他们几乎全是政府购买服务,自己支付的不到10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由于对象分散、黏合度差、消费意愿低等问题,一直没有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大部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对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依赖度较高。
以助餐配餐为例,齐俊涛算了一笔账,一份午餐10元,成本就九块七毛八,如果这一天有一份卖不出去,就三天赚不了钱,“比如我们公司运营的千佛山街道佛山苑日间照料中心,本来配备了一名专门的厨师为老人助餐配餐,但成本太高,十几个老人用餐的费用也撑不起一名厨师的开销,后来为了降低成本,我们通过公司其他店来统一配餐”。
齐俊涛表示,下一步他们考虑在连锁经营上下功夫,比如长者食堂部分可以建成连锁餐饮,除了针对老人以外,也对社会开放,“多多少少能交叉补贴一下,来缓解不盈利的尴尬局面”。
针对老年人购买力不足、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盈利能力差的问题,山东省将进一步健全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土地保障、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参与,破解发展难题。
山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庄严在本次月度协商会上提到,关于日间照料中心特别是助老食堂建设上,可以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捐一点,子女缴一点,通过资源募集的方式来有效解决当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