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摆放小建议-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11/01 10:20:44
来源:齐鲁晚报

给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摆放小建议

字体: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如抽烟饮酒、遗传、环境等)所致脑血管病变,该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此外脑卒中偏瘫患者还常合并肩关节半脱位、偏瘫性肩痛、肩手综合征、足下垂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康复学者一致认为,对脑卒中患者应尽早介入康复训练,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有所缓解,神经症状不再加重就可以开始进行康复。 其中良肢位摆放是主要的康复护理手段之一。主要针对脑卒中后最常见、最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一侧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或无力,即偏瘫)的病人。此方法是一种抑制痉挛出现的暂时性治疗性体位,又称抗痉挛体位。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好处多多:促进功能障碍肢体的康复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值得强调的是良肢位摆放需应用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那么,对于大家了解的良肢位摆放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第一,我们尽量减少仰卧位的时间,因仰卧位会受各种反射的影响而出现姿势异常,易出现压力性损伤,仰卧位时足部需摆放成中立位,且避免被子压在足上,预防足下垂;第二,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中,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因该体位可以保持对偏瘫侧的刺激,可以预防痉挛;第三,患者取患侧卧位时避免肩关节姿势不当,应将患肩轻轻向前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患侧腕部及手指充分打开并放松,不建议在手中抓握物品;第四,病人抗痉挛体位摆放训练时,室内温度适宜,因为温度太低可使肌张力增高。1小时到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以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最后,在脑卒中具有“五高”特点的严峻形势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尤为重要。早期良肢位摆放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且早期康复护理中摆放时间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康复效果。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体位摆放,这一点很重要。

  (聊城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王小勤)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