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起,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罗家村的何林忠不用再东奔西走了。随着罗家豆腐共富联社的正式运营,只要在罗家豆腐共富联社里忙活上半天,千余斤的豆腐就被源源不断地送到马桥镇的辖区企业。而在20年前,何林忠凌晨3点就要起床,售卖的三轮车甚至骑到了邹平市。几年前,他换成了电动三轮,却要为豆腐销路跑高青、奔荆家。如今,只要在离家几分钟的共富联社进行点浆,豆腐后续的销路不用愁。他不禁感慨:“不出家门口,传统的酸浆豆腐却有了好销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桓台县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打造“共富联社”,让“共富联社”建设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打造了集体经济发展新亮点,探索出强村富民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现如今,马桥镇南部乡村振兴片区打造了包括罗家村在内的7个共富联社项目。上述项目按照一村一策的发展思路,镇党委统筹协调,统筹资源优势,变村居“单一干”为全镇上下“共同抓”。今年以来,马桥镇南部乡村振兴片区25个村上半年村集体收入均超10万元,15对企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达成“一带一促”共富结对,带动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处处是喜人的收获景象。在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东店村雪梨种植园、沈家村芦笋培育基地、徐斜村蔬菜大棚、东边村猕猴桃种植园……处处是忙碌的人们,大家忙着采摘水果、蔬菜,空气中不仅弥漫着果实的香甜气息,更有丰收的喜悦。东店村雪梨种植园负责人于风英说:“我们种植的冰山雪梨,果大核小,口感脆甜,一亩地能产三四千斤梨,收入一万八千元。”
桓台县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重点围绕土地流转型、生产经营型和服务增值型村级合作社建设,因村制宜打造了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依托“一村一品”,积极打造“数智农业”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示范区涉及14个村,总面积达到11.65平方公里,目前策划的文旅综合体、农贸综合体、党建综合体等20个重大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从产业发展、人才集聚、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基层党建等全方位提档升级,真正在五个振兴融合发展上形成示范,蹚出了一条强镇富村、带动群众增收的共赢之路。
在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贾家村,村民们正在进行工艺品制作,这些工艺品经过黏连、组装、包装后,最终转变为蛋糕上的装饰品,价格也能翻一番。在这间厂房干活的妇女们,每月可以收入2000多元。她们依靠勤劳灵巧的双手,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与照顾家庭“两不误”。贾家村村民陆永琳说:“在家做完家务,送孩子上学以后,就能过来干点手工活,挣点零花钱。也可以带回家做,就光送货和交货就可以。”
乡村振兴,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桓台县将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作为促进群众就地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聚力实施“乡村振兴·巾帼共富”品质提升项目,打造“巾帼共富”示范基地,为新型经营主体给予重点补助,把“方寸地”绘就成妇女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各村立足实际,通过村企共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基地等多种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庭院,推动庭院经济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让广大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近就便灵活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