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治理为载体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济南市天桥区探索社会治理的新路径。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通过数字化手段助推社会治理赋能增效,建立基层治理的“智慧大脑”,通过有温度的精准服务,不断增加民生福祉。
网格治理、民生保障、应急指挥……在天桥区北村街道综治中心,有一张可视化大屏,这里可以实现一键监控、一键调度、一网统管等功能,借助这个智慧网格平台的力量,北村街道把其作为社会治理的智能中枢和主要抓手,激活网格化管理“智慧化”。
“社区90多岁的张奶奶独居多年,今年7月份洗澡后意外摔倒,通过‘一键呼’第一时间联系上女儿和居委会工作人员,避免了意外发生。”工人新村北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武装部长程永兵向记者展示着智慧网格平台的“一键呼”功能。
“如今北村街道的社会治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程永兵介绍,智慧网格平台历时近3年、修改3个版本、内容模块从3个扩容到6个,推进数据、指挥、应用三大集成,目前已经开发了“一键呼”“随手拍”“热线问题链接”等20余个智能应用。
智慧网格平台在保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专门增设了事项列表,吸引了大批新业态人员的参与,激发了社区治理新活力。新业态从业人员可通过“北村小管家”微信小程序,及时将环境卫生、消防通道占用、公共设施损坏、飞线充电等问题上传到街道智慧网格平台,极大地提升社区环境安全治理效率。
“就在上个月,一名外卖员在经过小区一个路段时,看到有杂物堆放的情况,她立即掏出手机拍照,然后利用‘北村小管家’微信小程序将照片上传到平台。”程永兵说,平台在接到外卖员反馈的信息后,不到5分钟,街道城管部门就来到现场,将堆放的杂物及时清理。
为方便居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街道还为每个网格逐一制作了专属二维码,张贴到楼到院,居民发现问题通过扫码上传、网格员接单后及时处置,实现了“一格一码一键”直通。“看到诉求后,值班人员会安排相关部门解决。”程永兵说。
据悉,自今年3月份北村街道将热线工单下放智慧网格平台办理后,越来越多居民从有事拨打12345,向有事找网格转变,实现了“未诉先办”,12345办结率、满意率直线攀升。通过街道智慧网格平台,北村街道今年共化解群众反馈重点问题办理37件,办结率100%,化解率95.5%;通过“北村小管家”微信小程序,解决了辖区环境保洁、文明秩序相关问题近200件;街道信访问题总量同比下降23%。
“‘智慧大脑’覆盖到了社区,智慧网格平台是天桥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延伸。”程永兵说,街道也将尝试把党建组织网、人民调解网、重点人员服务网等平台纳入“四网融合”工程,以便及时掌握辖区“微动态”,助力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下一步,天桥将持续探索数字化社区治理新模式,把智能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以网格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为桥梁,凝聚职能部门以及多元社会力量,及时发现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从而推动城市网格管理工作资源的优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