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立冬第二天,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气温骤降。
9日一大早,高庄街道北王庄村几位等待校车的孩子们欢声笑语间走进村头的学生驿站,提前开启的空调让等候校车的学生们感觉格外温暖。在驿站内,孩子们或交流学习或聊天休息,家长也可以通过室内监控视频随时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
和北王庄村的学生一样,截至目前,莱芜区建成启用57处学生驿站,涉及高庄街道、鹏泉街道、牛泉镇、茶业口镇、和庄镇,服务校车48辆、线路96条,联通中小学校17所,惠及学生3500余名。
近年来,莱芜区持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从群众需求出发,探索打造了实用、便捷、高效的文明实践“学生驿站”品牌,着力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解决孩子接驳环节难题,以创新“小切口”撬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大格局”。
为何建?群众的期盼,党委政府的民生情怀
莱芜区三面环山,山区面积广大,一些乡村校车乘车点位于车辆通行频繁路段,学生路边集中候车存在安全隐患;尤其遇到雨雪降温天气,更加不便,学生“候车无所”已经成为农村家长的一件揪心事。
今年以来,莱芜区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全面加快学生驿站建设推广,将其上升到全区层面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力争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实现农村学生驿站全覆盖。
怎么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步实施
学生驿站既是关爱农村孩子成长的民心工程,也是凝聚社会关爱的公益品牌。莱芜区广泛发动,公开发布“学生驿站”志愿服务项目,运用项目化、产品化、公益化手段,广大爱心企业踊跃捐助、参与建设,凝聚起学生驿站共建合力。
每个街道(镇)情况不同,如何确保建设成效?11月7日召开的莱芜区学生驿站建设推广工作会议上,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驿站点位确定上,按照“安全第一、因地制宜、就近便利、按需配置”原则,充分考虑校车运行路线、村庄地理位置、乘车学生数量等多重因素,严格筛选确定学生驿站具体位置,从源头上保证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
具体工作中,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根据村庄实际,可采用村级办公场所、租用路边民房、购置移动板房等方式,相应面积根据服务学生数量确定,确保候车学生容得下、坐得开。同时,莱芜区严把质量标准,规范资金管理,确保每一间驿站都让孩子放心、让家长安心。
怎么管?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如何把好事办好,让学生驿站有人管护、有人服务?
莱芜区明确驿站驻地村居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驿站建设管理负总责;按照“一站一人”原则,设置乡村公益岗位,招聘驿站管理员,履行驿站日常秩序维护、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职责,确保各站点监控探头、空调等配套设施正常使用,确保有人管护、有人服务。同时,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机制,真正解决学生家长接送学生的“揪心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