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早晨起床后手很僵硬,握拳困难,使不上劲。或者维持一个姿势久了,关节不会活动,过很久才能缓过来,整个人被“定”住,像孙悟空被套上了金箍,这到底是怎么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主任舒强提醒,若晨僵超过30分钟或伴有关节肿痛,要警惕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
“晨僵常表现为清晨醒来后,感到受累关节及其四周肌肉发僵、活动不灵活、握不紧拳,甚至连扣衣扣、梳头、刷牙等都难以完成,慢慢活动后,这种僵硬绷紧感才得以减轻或缓解。”舒强说,出现晨僵不一定都是疾病,例如老年人有轻度晨僵属正常生理现象,时间一般短于15分钟,程度较轻,且易于缓解。
如果晨僵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伴有关节肿痛,则提示是病理性的,有潜在疾病存在,如类风湿关节炎。舒强表示,类风湿关节炎有一些常见症状,如多关节、全身性、对称性关节疼痛,以夜间和晨起时明显,稍微活动后缓解;关节周围肿大,呈梭形或均匀性肿大;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晨僵会超过1个小时,晨僵时间与病变程度相平行,病情缓解后,僵硬时间缩短,甚至消失。
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出现关节变形,还可能逐渐出现气短乏力症状;并可进展至呼吸衰竭,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间质纤维化,这是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
“高分辨CT平扫就能诊断。但评估病情进展和药物疗效则需要定期做肺功能检测。”舒强说,类风湿关节炎还能继发干燥综合征、严重贫血、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其他血管炎表现。患者白天黑夜笼罩在疼痛、活动受限的疾病阴影下,还会出现抑郁、失眠等心理疾患,经常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如何治疗呢?舒强介绍,常用的药物有抗风湿性药物(DMARDs)、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抗风湿性药物包括传统DMARDs、靶向DMARDs、生物DMARDs,需要规律持续服用,定期复查评估,调整药物种类剂量。
专家提醒,类风湿关节炎需要长期治疗。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和控制关节破坏,阻止功能丧失及降低致残率。
临床统计发现75%的病人病情反复,只有10%的病人治疗缓解,不再复发,还有15%的病人不能控制病情。
关节不疼了是不是就可以停药呢?舒强表示,目前类风湿关节炎没有根治办法,疾病维持缓解半年以上,可在医生允许情况下酌情减药;因为复发风险高,不推荐停用所有药物。一般来说,要遵循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后药物减停原则;病情得到控制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该在3个月内停用糖皮质激素;停用糖皮质激素后,在继续维持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对于已经维持达标状态至少6个月的患者,可以逐渐减停靶向药物;靶向药物停用后仍然处于持续临床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减量慢作用抗风湿药物,但需严密监测,谨防复发;鉴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建议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