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济枣高铁(济南至枣庄)正式开工建设,作为济南“米字型”高铁重要射线通道,以及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间新通道,济枣高铁将承担济南、泰安、济宁、枣庄四市城际客流,并兼顾部分长途通过客流,缓解京沪高铁通行压力。
“以后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出发了!”济南南部山区居民郑荣听闻济枣高铁动工的消息后,开始憧憬未来的南山交通出行。郑荣经常去外地跑业务,每次都要去市区乘高铁。“高铁开进南山,本地居民去外地,外地游客来南山更方便。”
据悉,济枣高铁正线长26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济南东站、历城站、济南南山站、泰安东站、宁阳东站、曲阜东站、邹城东站、滕州东站、枣庄南站、台儿庄站10座车站。
早在2018年,济枣高铁就纳入《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因沿线有泰山、三孔、台儿庄古城等文旅资源,该线素有山东“最美高铁”之称。2023年11月,《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发布,济枣高铁再次写进省级专项规划,列入山东“八纵六横”高铁网中的旅游通道,定位为干线通道。
同时,济枣高铁也是济南“米字型”高铁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济滨高铁已开工,济郑高铁也已全线通车,济枣高铁开工后,济南只差济济高铁就可在版图上画完“米字”。
济枣高铁从规划开始就受到广泛关注,除为沿线四市带来一条新通道外,该线建成后,还可分流京沪高铁客流,缓解京沪线通行压力。作为中国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线路,京沪高铁节假日“一票难求”,济南曲阜段每日开行列车数量百对以上,是京沪高铁繁忙路段。
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认为,在减轻京沪高铁通行压力、平衡路网客流分布的同时,济枣高铁还可构建以轨道交通为引领的新型交通体系,是支撑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线路为脉,车站为峰,济枣高铁纵向连接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属于城际线路,服务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半岛城市群、鲁南城镇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张汝华称,目前,省会、鲁南两大经济圈连通的铁路以京沪高铁为主,济枣高铁建成后,可与鲁南高铁互联互通,经济圈间又有了快速连接的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