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20%-58%受到便秘困扰。长时间难以缓解的“便不尽、便不畅”痛苦,折磨着老年人的身心。为求一时之快,有很多老人会选择“吃药”“清肠”“排毒”来解决排便问题。
为什么老年人易便秘?长期用药健康吗?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胃肠外一科、便秘外科主任董淑晓介绍,老年人盲目吃药,不仅不能解决便秘问题的根源,还极有可能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便秘为何
更“偏爱“老年人
董淑晓介绍,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到老年人,其实是人体在自然老化过程中,消化道会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肠动力也会随之减退,所以易发生便秘。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各类疾病也会增多,有些疾病如痔疮、直肠息肉、肛裂、肠道肿瘤、糖尿病等,也会引发便秘。”董淑晓解释,年龄大的人,由于咀嚼、消化功能退化,在饮食上更倾向选择软烂的食物,会导致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对肠道的刺激减弱,容易引起便秘。
此外,还有一些老年人便秘,是由于心理原因,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环境改变或打乱生活规律等,会造成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也会导致便秘久久不能缓解。
老年人便秘除了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食欲不振、乏力或烦躁不安,还会因用力排便,增加腹压或用力过猛,诱发心血管疾病,长期便秘,甚至有增加老年人患结肠恶性肿瘤的风险,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便秘需要
“清肠”“排毒”吗
很多老年人在遭遇便秘后,常会选择吃点“清肠”“排毒”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便秘就需要排空肠道、清理毒素,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呢?
董淑晓说,市面上常见的一些宣传可以快速“排毒、排宿便”的药品、保健品,大多是因为其含有一些强泻剂成分,如番泻叶、果导片等刺激性泻药,人在服用后,会强烈刺激大肠快速出水,将大便稀释排出来,这实质上就是腹泻。
“长期使用这类刺激性药物,不仅会使人对药物形成依赖,还会对肠道的蠕动及分泌功能有所损伤,导致结肠黑变病,久而久之甚至会引起癌变。”董淑晓也提示老年人,千万不要随便服用清肠产品,便秘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服用药物。
摆脱便秘困扰
这些方法可以一试
除了正规对症治疗外,董淑晓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调整生活方式,有效预防便秘发生。
首先,应当多吃粗纤维食物。董淑晓说,对于便秘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来说,长时间不能正常排泄,会渐渐失去饮食的渴望,这样就会产生恶性循环。老年人应注意多吃粗纤维丰富的食物,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做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有助于肠胃消化。
再者,适当运动,调节情绪。运动会促进肠道蠕动,老年人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慢跑、打球、踢毽子等,既可以健身,也可以在运动中增强与他人的沟通,调节情绪,呵护心理健康。
最后是科学清理肠道,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董淑晓说,科学清理肠道,绝不是一定要用药物治疗,老年人可以多喝蜂蜜水、酸奶等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饮品,另外还可以喝一些茶水,加上腹部按摩,这样对于治疗便秘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结肠运动在晨起和餐后更为活跃,建议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
董淑晓表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便秘治疗的总体原则是个体化综合治疗,所谓“个体化”,即根据便秘病因对症治疗,方能有效解决便秘问题;所谓“综合治疗”,即治疗时需兼顾多个方面,包括调整患者膳食结构、排便习惯、精神心理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