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滨州158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1/05 17:23:19
来源:大众日报

2023年山东滨州158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字体: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滨州市12158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滨州市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连续3年累计实施了12类511件民生实事,其中2023年的158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滨州市坚持把“业教保医”作为攻坚方向,努力办好群众的“心头事”,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积极推广“社区微业”“社区微工厂”等新模式,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6亿元,新创设的3.4万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全部上岗,预计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4万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建、改扩建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小学新生学位1.76万个。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滨州职业学院南校区开工建设,滨州学院正式更名山东航空学院。深入推进参保扩面提质,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324万人,企业职工退休实现“一件事 一次办”。479种药品和25类高值耗材集采,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三保”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延时门诊”等惠民举措,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落户滨州,实现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

  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办好群众的“牵挂事”,打造宜居宜业幸福之城。加快实施城市更新,新建公园46处,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2%,着力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公园城市”。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9008套,完成139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57万户。努力实现城乡环境更好,完成2323个村供水管网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901公里,创建省市级和美丽乡村示范村102个。济滨高铁、京沪高铁二通道正在加速建设,黄河四桥正式通车。文体生活更优,推进书香滨州建设,68处城乡书房全部建成投用。举办第二届市民文化节,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731场。在全国首创“九九黄河”体育文化品牌,完成7个国家标准体育公园建设任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关切百姓“安危冷暖”,办好“身边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普惠托育”示范工程,全市总托位数达1.64万个,培育市级以上示范托育机构26家。成功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打造“原居安养”滨州模式,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48万张,率先成立山东省养老物资配送中心,推动康养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开展“弱有优扶”提升行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再次提标,建成“如康家园”102家。九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推动“平安护航”攻坚突破,打造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出台《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条例》,首创社会心理服务热线等机制。坚持“破小案、保平安”,处置各类电诈预警信息200余万条,“滨州微警务”网办服务事项达到339项。深入推进“食安滨州”建设,食品抽检达到每千人5批次。2023年1—11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8.9%、15.6%。

  推进落实民生实事,拿出新举措、新干劲。聚焦品质滨州建设,以构建全市人民满意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制定专门方案,推出6个方面92项具体举措,与“12158”民生实事互为补充、互促共进,努力实现“民生品质更实”。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自我加压、提速推进,158件民生实事中,有153件在2023年10月底之前就提前完成,占比达96.8%。聚焦重点领域,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2023年1—11月,全市民生支出完成345亿元,占比达78.7%。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等领域支出保持较快增长。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