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 | 山东高唐:农技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1/09 14:53:52
来源:新华网

乡村行·看振兴 | 山东高唐:农技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字体:

  新华网济南1月8日电(朱津明)红梅报新春,瑞雪兆丰年。新年伊始,在山东高唐田间,白雪中,青苗点点。“又是一个丰收年景啊,”忙碌中的全县种粮大户梁玉义,掩饰不住脸上的兴奋。

  “高唐农业实现‘三增长’,得益于国内高水平专家和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团队的传帮带,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从高唐县960平方公里的土地里‘成长’起来,造福三农,功不可没。”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吕兴忠如是说。

  “互联网+”科技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的高唐县,是农业大县。202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67.42万吨,比上年增长0.6%。

  农业增产、乡村振兴,得益于全覆盖的农业科技服务。

  2018年1月,高唐县委从县农口部门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乡镇农技人员中筛选,组建起以首席专家,农业、林业、畜牧、水产、蔬菜等部门的代表委员,技术专家组成的91人县镇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同时发挥团队成员传帮带作用,在每个大村选取科技示范户或新型职业农民1-2人作为村科普服务联络员。目前,县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志愿者达到1000余名,带出了一支由“乡土秀才”组成的农技志愿服务团队,培育了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按照“县建室、镇建站、村建点”的工作思路,全县建立镇街农业科普工作站12个、村级联络点746个,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宣讲+服务”新模式,打造立体化科普服务宣讲矩阵,让党的声音和农技知识“飞”到群众身边,“融”到百姓心中,传播覆盖面达30多万人。

  “一亩地四分玉米、六分花生,但四分玉米顶得上常规种植模式下一亩的产量,花生是净挣的。”在清平镇东大新村,村党支部书记孙长焕算了一笔账,依靠新种植模式,村里每亩地增收2000元。

  近年来,高唐县累计推广各类新品种50多个,引进先进管理技术50多项,推广新技术种植面积600多万亩,每年为农民增加收益4000多万元。

  “既要稳定粮食产量,又要推动农民增收,只能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清平镇党委书记刘传华介绍,“2017年,我们镇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只有30多亩,如今已发展到1万多亩。据估算,今年1亩地毛收入3470元,比纯种玉米增收约1400元,比纯播花生增收约500元。”

  高唐县食品加工企业众多,优质面粉需求量大,但是长期以来,当地小麦品质距离食品企业需要的高品质面粉还有一定差距。2022年8月,高唐县与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合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破解了难题,让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农技网红”助力农业增产和乡村振兴

  “种玉米的时候,我一直掌握不好化控时间,所以我就给杜站长打了电话。担心在电话里讲不清楚,她当即来我这里查看玉米长势,并教会我如何通过观察叶片来确定化控时间。”高唐县种粮大户梁玉义谈及粮食丰收时,充满了对杜站长的感激。

  梁玉义口中的“杜站长”就是“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的负责人杜立芝。

杜立芝指导三十里铺镇田排村大棚种植户王长阶种植西红柿。

  现任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的杜立芝,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扎根基层几十年来,她跑遍了高唐县600多个行政村,帮助农民解决作物种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当地百姓心中的农业“百事通”,成为当地农民口中的“第一主播”、响当当的“科技网红”。

  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以“传科技、习技能、提能力、强服务”为目标,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县级和镇街农技人员,建强科技服务团队。在全县12个镇街设立杜立芝党代表工作站,由各镇街农技站站长作为负责人,在辖区内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培训村级服务人员。在全县设立746个村级联络点,每个联络点由村党代表、支部书记、种养殖大户作为联络员,收集上报群众遇到的农技问题,并及时予以指导反馈。县、镇、村三级科技志愿服务网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将农技科普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百姓身边。

  “三级网络”的建立,不仅能够让杜立芝和团队成员走进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更重要的是,他们创新实行的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链式服务”,有效地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

  目前,“服务乡村振兴”成为杜立芝团队的首要任务。他们通过走进农田、蔬菜大棚、养殖场区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农业技术服务,面对面传、手把手教,开展现场指导1万余次,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杜立芝在尹集镇大社李村向村民讲解小麦冻害管理技术。

  “促粮于技”推动高效农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高唐县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精准服务为着力点,实行全过程专业化、精准化服务,科技助农实现无缝对接,助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据悉,2023年,高唐县小麦收获面积76.56万亩,单产455.79公斤,总产6.98亿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在‘三增长’背后,是该县对藏粮于地、促粮于技的坚定贯彻落实。

  目前,高唐正以“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县2.6万亩吨半粮创建、3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1万亩花生玉米带状种植、2万亩大豆、小麦栝蒌接茬种植等提供全程化技术服务,每亩粮食节本增效200元以上。各类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11.8万亩,工作室科技对接服务实现全覆盖。

  农技“网红”杜立芝表示,农技服务路上有苦有累也有甜,看到农民丰收后喜悦的笑容,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接下来,我们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党代表+”农业科技服务团队,创新“线上+线下”两种服务途径,完善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推行四种服务模式,坚持服务基层在一线,架起党群“连心桥”,助力乡村振兴。

  “高唐县正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组织开展农技人员科技下乡行动,鼓励全县农技人员开展‘揭榜挂帅’责任帮扶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重点,将农业高产高效技术送到生产一线,为粮食丰收提供坚强技术保障。”高唐县委书记杨新胜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秦来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