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吕书林一行四人到山东浩信股份有限公司就制动盘用铝合金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进行洽谈交流。双方的“牵手”得益于山东省昌邑市的人才赋能。
原来,位于昌邑市的山东浩信股份有限公司是商用车轮毂、制动鼓生产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下,现有技术产品无法满足客户的新需求。“我们不能准确地知道哪些高校有合适我们企业发展的技术成果,像大海捞针一样寻找太盲目,时间太长,耗不起。”山东浩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世阳表示。
了解到企业技术需求后,昌邑市科技人才服务专员送服务上门,依托当地启动的“智联百校、赋能发展”活动中构建的国内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智库,很快帮助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建立起联系。
为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2023年以来,昌邑市聚焦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需求,以“智联百校 赋能发展”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人才工作提质增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招才引智并非来者不拒,而是要因地制宜,做到按需引才,确保人岗相适。”昌邑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臧明宝介绍,对于昌邑而言,只有精准施策引育,才能更好地激活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
昌邑市紧扣重点产业领域需求,从28个部门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建科技人才服务团,点对点包靠市内75家重点人才企业,定期组织深入企业一线精准摸排人才、技术需求,分类整理企业人才、技术需求,精准服务人才科创项目落地。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多种形式校地对接活动120余场次,新落地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10家,达成合作意向项目90余个,并开展“十大人才突破项目”评选活动,激励项目快速落地,候选项目总投资额超20亿元。成功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168名(个),新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人才工程15人。引进落地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站,为北部海岸线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引入“强力外脑”,促成12家高校院所与昌邑市共建科技研发平台,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市级以上平台12处。
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金字塔尖的高端人才,也需要金字塔基厚实的人才梯队。昌邑市不断优化人才层次结构,推进青年人才集聚工作,实施青年人才来昌留昌回昌计划,累计举办“才聚鄑邑”青年人才回乡行等主题活动10余次,新引进青年人才3000余人。实施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和“金蓝领”聚才提升计划,承办“才聚鸢都·技能兴潍”第四届潍坊市职业技能大赛,引导企业发挥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主体作用,83家规上企业取得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资质,新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1036人。
好政策引人才,优服务留人才。昌邑市深入推进领导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县镇两级领导干部对管理期内152名潍坊市级以上人才联系服务实现全覆盖;优化政策体系,升级招才引智“黄金10条”,推行“引才伯乐”奖励办法;用好潍坊市首家县域“人才之家”,为高层次人才和重点用人单位提供研修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竭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