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20周年。20年来,山东省临沂市交通运输系统牢固树立“交通为民”发展理念,锚定“全省标杆、全国示范”目标,深化管养体制改革,发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作用,蹚出一条革命老区农村公路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1月17日,记者从临沂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目前,临沂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万公里,通硬化路率、等级率、公路列养率均达100%,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4个,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个,省级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4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3个,通过实现车畅其道、人享其行、货畅其流,助力沂蒙乡村振兴。
2003年临沂市行政村通硬化路率仅为50.6%,如今已达100%。同时,建设农业生产路,推动农村公路向田间地头延伸;积极融入中华文化体验廊道交通网,打造“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临沂市按照“村村硬化路、乡乡二级路、县县一级路”的工作思路,中心城区到县城已实现一级公路连接,县城与所辖乡镇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相邻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80%以上行政村实现宽度6米以上公路通达。目前,临沂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由2003年的5836.7公里到2023年底的30061.18公里,连续12年稳居全省第一,全市农村公路实现了由“简单通达”到“互联互通”转变。
临沂市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出台系列政策、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路政执法,农村公路实现由“管理弱”到“力量强”的转变,成为全国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临沂市先后两次将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列为市委改革办“一部门一改革重点”加以推动,市、县两级全部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部分县(区)还将管理机构延伸到乡镇。如今,以县级政府为主体,乡镇和村委会积极参与,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履行行业监管的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抓住数字化试点机遇,搭建全市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平台,强化“数字农路+”场景应用,对农村公路立项、设计、施工、交竣工等各阶段进行数字化闭环管理,数字化巡查记录超5万条,为精细化养护奠定了数据基础。出台《临沂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在全省首次将“路长制”管理写入地方政策性文件,明确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在历经先试先行、经验推广、全域覆盖三个阶段后,建立临沂市农村公路路长“巡查、反馈、协调、处置、督查”工作机制,目前共配备三级路长4581名,安装公示牌4953个,月均巡路3万余次。
公路进乡村到田间,沂蒙乡村“行有所乘、货有所运”照进现实。城乡公交实现“车畅其道”,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集约经营、优先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快城乡公交化改造,具备条件地区推行全域公交,完成临沂主城区至7个县14条城际公交线路的改造运营工作,累计投入运营车辆244辆;群众出门“人享其行”,实现城乡群众“门到门”“点到点”“随客而行”的道路旅客运输,解决城乡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商品运输“货畅其流”,在县城建设“县级物流中心”,在乡镇打造“百个物流节点”,在村居设立“千个物流网点”,2023年完成快递业务量超18亿件,居全省第一。
20年来,临沂市打通城乡“大动脉”,修遍村村落落、修到田间地头,将农村公路修进老百姓的心坎里,临沂因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如今的沂蒙大地,路与桥、人与车、灯与星交相辉映,处处演绎着车畅其道、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生动画面,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正在成为现实。
据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时光晓介绍,今年,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将锚定“开路先锋”角色定位,围绕“四个好”继续做好四篇文章。围绕建好,构建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围绕管好,健全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围绕护好,营造安全宜人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围绕运营好,发展便民多元、畅通集约的农村客运物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