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记者在山东省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临沂市聚焦“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当引领、作示范”,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全市1200万人民携手同心、聚力前行,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巩固向好,现代化强市建设步伐坚定有力。
强化目标引领,经济发展塑成新位势。2023年,临沂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达到6105亿元、增长6.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1.1%。新增经营主体25万户,总量达到152.5万户,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700家,居全省第2位。存贷款新增“双过千亿”,余额“双过万亿”,是全省第4个、全国地级市第19个、全国革命老区首个“双过万亿”城市。
坚持大抓工业,临沂制造实现新跨越。招商引资“实好多快”,首届临商大会、央企省企临沂行、长三角(临沂)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活动成功举办,全年签约项目1753个、到位资金1254亿元,分别增长77.8%、17.7%,当年招引投产项目613个。战新产业强势崛起,光伏、新型储能、新能源商用车相继破题起势,沂新精密电子玻璃、沂康药用玻璃、欧达光伏、力诚光伏、双林新能源投产达效,曜灵异质结电池、纬景新型储能产品下线,魏桥新能源商用车、国华金泰光伏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举办中国(临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大会,光储氢一体化集群入选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八大传统产业产值增长11.4%,千亿元级产业达到3个、百亿元级企业达到10家,其中木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74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晨星工厂105家、智能工厂16家。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成立全省首家市级技术成果交易中心,鲁南制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应用科学城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顺利获批,临沂高新区入选国家级“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29.6亿元,增长14.9%,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3位;出台人才支撑产业发展政策10条,布局“人才飞地”6个;临沂市获评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市,沂水县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强县、质量强县。
发力现代物流,临沂商城展现新气象。锚定“一年成形成势成城”目标,启动现代物流城建设,拆迁腾出发展空间2.1万亩,落地项目108个,完成投资141亿元,仓储物流转型升级迈出决定性一步。“四个商城”齐头并进,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6126亿元、9334亿元、610亿元;邮政快递19.4亿件,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8位。新明辉、深度数科被认定为全省平台经济重点企业,培育年交易额过亿元平台企业15家。举办首届商城国际采购商大会、“临沂商城·中国大集”国际品牌推介会,新开设兰华韩国商城、哈萨克斯坦海外仓。积极推进多式联运,货运仓配体系加快绿色化升级。地产品园区达到25处、地产品率达41%,举办各类展会160场次,交易额超300亿元。以商城转型升级为契机,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第三届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首届中国(临沂)跨境电商博览会,中欧班列到发405列,进出口总额完成168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4亿美元。
注重以人为本,城市能级跃上新高度。临沂市被确定为全省区域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功能承载、管理服务全面提升。城市空间拉开大框架,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宿段正式开工,临沂将很快与京津冀、长三角实现快速“直通”。临淄至临沂、临沂至滕州高速加快建设,董家口至梁山高速临沂段正式开工;临沂航空口岸正式开放。交通、城建、水利完成投资突破700亿元,创历年新高。城市品质增添新内涵,系统治堵添绿,新增公共停车位1万个,新投入公交车440台,通勤高峰期年度平均拥堵指数下降5.2%;临沂市新建绿地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560处,开放沿河绿地500多万平方米。有序实施城市更新,提升改造老旧小区366个、棚户区住宅1.2万套,完成雨污管网分流改造288公里,新建供水、供气、供热管网384公里,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建成城市运管服务平台。城市文化提升软实力,“灯火兰山·新琅琊”不夜街区、水上公交投入运营,“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国秀·琅琊》惊艳绽放。沂蒙彩虹文化休闲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均获评国家一级馆,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经验全国推广。全国排球超级联赛、临沂马拉松引领全民运动新风尚。
聚焦连片推进,沂蒙乡村打造新样板。粮食总产426.5万吨、实现5连增。“百千工程”全面铺开,100个示范村、1000个整治村集中推进,124个片区加快建设,创建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4个、省级和美乡村319个。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万公里,居全省第一,费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特色产业扩容提质,18个特色产业产值增长15%,打造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305个,苍山大蒜、蒙阴蜜桃、平邑金银花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莒南县获评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兰陵县获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强县。精深加工延链增值,17家企业上榜中国农业企业500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全省“双第一”,分别达到2161家和3239亿元。沂南预制菜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沂水县、平邑县入选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四雁工程”集聚成势,新选配“头雁”515名,吸引“归雁”1120名、培养“鸿雁”人才3000名,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达4.7万家。
攻坚县域经济,区域发展增添新动能。强化工业立县,莒南县先进钢铁新材料、费县绿色家居、罗庄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郯城县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优势更加凸显,临工华星电动车桥、高特威尔高端晶振、锐世全数字CT、安特百特芯片研磨液等一批好项目建成投产,工业产值过500亿元的县达到5个,费县获评全省工业强县。强化县域承载,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实施县域城建项目229个,完成投资217亿元。强化镇域突破,按农业主导、生态文旅、工业带动、城乡融合4个类型推进乡镇发展,实施西部六乡镇振兴发展三年行动,10个镇入选省级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数量全省第一,探沂镇、义堂镇等5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
突出尊商重企,营商环境激发新活力。顶格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激发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坚持政策惠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8条”、资金融通惠企“10条”,深化落实省政府四批政策清单,累计减税降费、退税缓费274.5亿元。上线“沂i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公布49项“免申即享”政策。坚持服务暖企,设立“亲清会客厅”,组织四轮“企业评部门”,选派387名助企服务员,扎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直面群众关切,民生保障取得新进步。热线首发平台成为为民办事权威,群众诉求“一号受理、一端通办、一办到底”,严格五级督办,问题解决率、办理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10.5万人,城乡公益性岗位规模全省第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处,27万名小学适龄儿童实现“应入尽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临沂,临沭县获评全省深化医改成效明显县。新增护理型床位3600张,完成适老化改造9200户。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