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山东烟台:热气腾腾花饽饽 蒸蒸日上好生活-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2/07 09:51:43
来源:新华社

新春走基层|山东烟台:热气腾腾花饽饽 蒸蒸日上好生活

字体:

  在花饽饽生产房里,大家忙个不停,镊子、筷子等制作工具摆在面板上,面团在手指尖翻飞,不一会儿一块面就变成了花瓣、枝叶的形状。

  一大早,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所城里老居民刘容荣就跟几个妇女一起来到生产房忙活起来。烧水、和面、塑形、蒸制……生产房里升腾起了蒸汽,一股枣香味扑鼻而来。

  生产房外,电脑前的两名工作人员忙着处理来自各地的订单。隔壁包装车间,一箱箱胶东花饽饽已贴好标签,等待快递员上门取件。

  工作人员在制作胶东花饽饽。新华社记者邵琨

  菠菜汁和面制作绿色、蝶豆花汁和面制作蓝色、南瓜汁和面制作黄色……在这里,瓜果蔬菜榨汁与面粉和到一起调色,再手工制作成各种花样造型,一个普通的馒头就变成了具有观赏价值的胶东花饽饽。

  勺子、牙签等都能成为制作花饽饽的工具。“工具上百种也不止。做柿子造型就用棉线,把面团弄成上面粗下面细。”刘容荣一边介绍,一边拿着面团操作起来。“用剪刀剪出尾巴,用梳子压上花纹,用勺子压出鱼鳞,醒发好后,在上边切一道小口,龙的基本造型就出来了。”

  过年蒸饽饽是胶东人的习俗,寓意来年蒸蒸日上。每年农历腊月,家家户户都会蒸制饽饽,还有葫芦、元宝等各种样式的花饽饽。

  图为刘容荣制作的胶东花饽饽。新华社记者邵琨

  在胶东花饽饽中,大部分寓意与谐音有关。“鱼”的谐音是“余”,表达“年年有余”的寓意;“葫芦”代表着“福禄”。

  如今,花饽饽的应用场景更多了,家有喜事、企业庆典等场合都会出现,刘容荣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花饽饽的造型。2019年1月,刘容荣与弟弟一起成立了烟台金暄头食品有限公司,专门制作胶东花饽饽,在花饽饽上打造更多的文化元素,吸引更多人喜欢花饽饽。

  花饽饽在带给人们美好祝愿、讲述更多喜庆故事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百姓就业,增收致富。烟台金暄头食品有限公司客服工作人员孙晶说:“这里工作离家近,很方便,收入也不错。”

  “平时做的花饽饽多在两三层,客户也可以根据喜好进行定制。”刘容荣打开定制菜单介绍,层数越高,对花饽饽造型丰富性、稳定性的要求就越高,价格也更高。她将“福、禄、寿、喜”的寓意通过葫芦、福袋、元宝、牡丹花等元素表达,经过设计搭配做出造型。一个大葫芦饽饽“肚子”里还可以藏上好几个小葫芦、“金元宝”。

  “今年是龙年,我们制作了‘龙’系列花饽饽。有的创意就来自平时看到的动漫卡通形象。”她说。

  胶东花饽饽这一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以前各家各户的锅灶蒸制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化之路,靠着创意满满的造型早已走出胶东,进入千家万户。

  刘容荣的微信聊天记录里显示,一名北京的客户早早预订了好几箱。“这花饽饽太好看了,看着都舍不得吃。今年多买几箱。”客户留言说。(记者邵琨)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