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聚焦“推进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区,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济南章丘召开的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以市委“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为重要抓手,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美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夯实基础支撑。
推进全面振兴的底气从何而来?如何耕耘好农业强区的沃土?透过这次会议,可以得到答案。
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济南章丘的财富、章丘的优势、章丘的品牌。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南部是山区、中部是平原、北部是滩区,耕地面积93万多亩,2023年全年粮食总产量64.3万吨,章丘大葱、龙山小米、高官甜瓜等“八大名品”享誉全国……
美丽乡村,一见倾心
行走在章丘大地的村村落落,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花草树木掩映、人居环境靓丽,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群众关心什么,就做什么。章丘抓住“改善环境”这个牛鼻子,充分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建立市场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新格局,生活垃圾治理实现270个自然村庄上门收集,清洁村庄创建实现全覆盖,农村改厕“五化”管护模式在全国推广,建设示范样板村庄244个,打造“东城画廊”等示范片区6个,基本构建起南部“山水五镇”农文旅融合、北部农业高质量发展三产融合、中部汇聚优势资源要素城乡融合的全域乡村振兴框架格局……环境日益秀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加速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正惠及百万群众,让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享受着现代生活。
美丽乡村绘就了美丽画卷,绿水青山承载起全域旅游:白墙红瓦映衬着山水倒影,竞相开放的花儿簇拥着悠闲的村落,与绿绿的田地、整洁的民居、通畅的道路一起,汇成一幅幅宜业宜居的乡村画卷。在章丘,这样的景象正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铺展开来,成为乡村宝贵的资源:四面八方的游人在青砖黛瓦中,体味古村优雅;在青山绿水间,呼吸清新空气;在万亩田野中,抒发怀旧胸臆;在农家小院里,收获闲情逸致,“农村让城市更向往”渐渐成了现实。
富裕和美,一往情深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章丘以推进全域乡村振兴为主题,以打造泉韵乡居齐鲁样板为重点,坚持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双轮”驱动,着力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三农”基本盘总体保持稳中有进良好势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整体推进试点县名单,荣获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
持之以恒的产业振兴,擎起了迈向共同富裕的鲜艳旗帜。2023年,章丘全年粮食喜获丰收,面积、总产、单产实现连增,总面积达到161.6万亩、总产能达到64.3万吨。瓜果菜菌总产230.8万吨,鱼肉蛋奶总产12.2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7.9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106亿元,农业总量稳居济南全市首位。形成十二大特色种植产业、六大特色养殖产业,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整体推进试点县。推动镇级“三变”改革,实施镇村项目528个,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达到89%……
新时代的农民,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还需要有繁荣的文化生活。
聚焦“塑形铸魂”,章丘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推动形成健康文明新气象,区级及以上文明村覆盖率96%以上。开展感动章丘先模人物、文明市民、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创建评选活动,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
全域振兴,一往无前
发展农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章丘而言,农村依然是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至关重要。
2024年,章丘将聚焦“推进全面振兴 建设农业强区 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六个方面的体系建设上增动力、添活力: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乡村建设发展体系、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乡村发展保障体系。
在实施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上,一幅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章丘正铺展开来,建设农业强区的美好图景正逐步变成现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