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创建”活动作为扎实提升法院系统审判执行质效、不断创新司法为民举措的重点工作,致力于将山东省法院系统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兖州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出台《智慧法院创建工作方案》,成立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庭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累计召开9次专题会议学习研究、谋划部署、协调推进创建工作。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研究创建措施106项,破解硬件升级、能力提升等困难问题17项,真正把智慧法院创建有机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和队伍建设之中,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最大限度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智慧法院带来的数字红利。
狠抓政治建设,筑牢思想之基
在“智慧法院”的创建过程中,兖州法院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推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提升,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坚持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主动加强信息化知识、全流程办案系统学习。同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民意5来听”工作,积极主动开展智慧法院建设相关宣传,最大限度普及网上立案、电子送达、互联网庭审等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智慧法院的知晓度、认可度,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数字化、智能化。
聚力诉讼便民,释放数据效能
作为直面一线群众的基层法院,兖州法院始终坚持城镇乡村全覆盖,依托4处人民法庭和5处诉源治理法官工作室,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站,为群众及时提供优质高效的跨域立案、线上立案服务。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全流程购置“律师身份验证绿色通道”、“诉讼服务自助查询终端”、“网上立案一体机”“高清录音录像”等智能设施,高标准打造“远程调解室”、“远程接访室”等线上服务场所,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出台《12368热线接听处理办法》《互联网庭审诉讼规则》《网络在线查控流程规范》等规范性文件12份,真正实现制度规范释放应用效能。深化府院联动,与不动产管理部门建立“点对点”查控渠道,调用工商、民政、社保等外部数据供办案使用,实现数据共享,凝聚工作合力。
瞄准“数智”汇聚,提升审执质效
如何让数字真真正正地服务于群众,兖州法院给出了切实的答卷:2023年以来,兖州法院依托10处省级统建互联网法庭及互联网调解室,互联网开庭439件,开展线上调解2000余件,有效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全年平均办案同比减少4.2天,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深入推动“智慧执行”,加强智慧执行APP应用,干警活跃度达到100%,全年开展线上财产保全、执行扣划8000余次,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7余万元。主动联合阿里资产打造并实体化运行“破产资产投融资”平台,高效促成资产交易8宗,价值7942.4万元,获评全国工商联“创新百佳实践案例”,系全省唯一入选县级案例,并依托“破产资产投融资”平台,不断完善“预重整+实质合并+重整”工作模式,成功推动山东百盛公司脱困重生,获评济宁市“法企同行•护航发展”十大优秀案例和2023年“好客儒乡•宜商济宁”营商环境十佳实践案例。
巩固智慧管理,精准制约监督
为保障数据安全,兖州法院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会议,对重要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渗透测试,及时修补系统漏洞和安全隐患,多次参加和开展网络安全演练,2023年10月,兖州法院干警在首届山东省数字机关“数据赋能业务”大赛济宁市选拔赛中荣获“数字技能达人奖”。定期对服务器、办公电脑查补漏洞,勤打补丁,切实提高病毒防控风险能力。严格内外网交互管理,坚决执行禁止电脑内外网混用,专网配备防病毒软件、介质管控主机数占专网主机数比例达100%,专网主机按要求安装违规外联系统比例达100%。巩固拓展智慧管理,加强司法公开信息审核,通过“一站两微”终端,更新工作动态、法律资讯,以精准的监督制约机制有力促进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持续提升。
下一步,兖州区法院将继续紧扣“三强三优”专项活动,抓紧抓实“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不断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应用实效,为司法赋新能,以实际行动彰显司法为民初心,用智慧力量回应群众的热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