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地下再地上,同步在云上,济南起步区对标雄安新区,聚焦未来希望之城的美好愿景,结合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 同步打造地下立体城、地上田园城、云上智慧城,推进“三座城”共建共起。
地上田园城布局中央绿廊
“城市副中心示范区”是起步区大桥组团的核心区域,创新探索“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理念,率先规划布局山东首个生态商务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生态功能区面积占比达到60%,形成示范区内一条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的中央绿廊。
为确保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实施,起步区组织4个规划团队,分别就大桥组团开展系统研究,从目标定位、空间格局、整体风貌、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着力打造“对外展示山东和济南城市建设发展形象的示范性窗口”。
在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初期,起步区就策划实施一批生态保护项目,当前正加快大寺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等4个项目建设,推动5号蓄滞空间建设工程尽快开工,增强防洪排涝能力;加快黄河生态风貌带示范段建设,提升重要生态节点功能,推动鹊山山体景观环境提升工程、黄河大道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济泺路隧道—G309转换节点景观提升工程等3个项目尽快开工,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环境。2024年共谋划实施生态保护类项目8个,总投资4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1亿元,力争3个项目年内竣工。
在营造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起步区着力提升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区域承载力和综合服务力,坚持配套优先,布局适度超前、全龄友好的基础设施。2024年共实施基础设施配套类项目22个,总投资14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05亿元,力争7个项目年内竣工。
此外,示范区率先进行守牢城市安全底线的探索,适度抬高各组团用地,形成“岛屿式”三维空间形态。在水网围合的竖向单元内,塑造“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式”微地形模式,保证重要设施位于安全高程,建设安全韧性城市。
综合管廊串联地下立体城
先地下、后地上,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起步区规划建设的重要理念。而地下空间的利用,在起步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地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片区高强度地下开发中体现的最为突出。
一直以来,起步区致力于打造“集约复合,综合高效、智慧安全”的综合管廊体系,通过综合利用地下空间,避免道路反复开挖、保障管线安全、集约地下空间资源等优势,让市政配套在服务城市发展的同时不干扰群众生活,畅通“城市大动脉”“地下生命线”。
根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建设“干支有序,连网成片”的综合管廊系统,总长度114.26公里。其中,城市副中心规划干支管廊42.4公里。
在示范区综合管廊示范段,管廊按照电力舱、综合舱、热力舱布局,入廊管线有电力、给水、通信、再生水、热力等,并预留真空垃圾管道位置。组团内部通过“环+射、干+支”等方式实现管廊连网成片,逐步构建统一智能化管理平台,依靠信息化技术,探索实现管廊无人化监管。
目前,起步区综合管廊系统已(在)建长度32.5公里,2024年拟新开工黄河大道二期、凤凰北路西延、二环东路北延等22.4公里管廊建设,2024年底前直管区建设里程占比达到78%。
数字赋能“云上”智慧城
数字城市建设一直是起步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建设智慧应用场景,打造数字智慧城市。”
为进一步将“云上一座城”设想变为现实,起步区提出“1+4+N”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思路,部署开展数字起步区N项行动:推进数字底座建设,搭建区级综合感知赋能平台、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等支撑平台,构建智慧融合基础体系;优化升级城市大脑建设,推动打造空间孪生复制、时间动态记录、智能分析决策的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强化区域环境监测、城市安全监控、公共建筑与市政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出台公共数据管理办法,高效开展数据共享开放利用工作,分批次汇聚各部门(单位)数据,开放数据目录,实现部门政务数据“应聚尽聚”,纵向打通“市、区、街道”三级数据,形成横纵联动、数据畅通新格局。
当前,“云上一座城”建设,已经在相关领域初见成效。为避免各种规划相互冲突问题以及随意修改、违规变更等行为,济南起步区结合BIM+CIM技术,强化“编制-审批-实施-监督”全周期线上监督管理,确保一张蓝图画到底。
聚焦功能定位,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搭建“招商大脑”平台,制定动态招商计划,实现精准招商。建立包括地区产业全景、楼宇经济监测、人员流量监测、高质量发展评估等在内的“产业动力系统”平台,以数字赋能经济治理效率和质量。
伴随“三座城”的崛起,位于大桥组团的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已经进入建设发展快车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