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燕巢“守护者”师生开展燕子调查近七年-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4/29 10:14:03
来源:齐鲁晚报

城市燕巢“守护者”师生开展燕子调查近七年

字体:

  又是人间四月天,在山东省东营市涌金广场商铺的屋檐下,几只雏燕将小脑袋探出燕巢,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繁华的世界。“老师快看,这里有个燕子窝!”杜军和他的学生一道,详细记录下燕巢的位置,安静地等待雏燕的父母飞回。

  杜军是一位中学思政课教师,也是一名环保爱好者。2014年,他在胜利三中执教时,经常能在校园里看到学生随手丢弃的塑料瓶。“在一节课上,我向同学们科普了塑料污染的概念,并建议他们利用午休时间收集教室内外的塑料水瓶。那天中午,我们班上的40多名同学翻遍墙角、垃圾箱,清点出超过800个水瓶。”杜军回忆说,“我于是建议他们自带水杯上学,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希望将环保理念融入教育的杜军,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天空中的飞鸟。也就是在那年,他加入东营市观鸟协会,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鸟类相关的知识。

  杜军与燕子结缘,是因为它们的“主动拜访”。“2016年,我们在胜利四中的启智楼上发现了燕巢。”杜军说,“当时同事告诉我,有个调皮的学生曾经关上教室的窗户,追赶一只燕子直至其筋疲力尽,而后抓住了它。尽管同事批评了那位学生,可从此以后,这只燕子就再也没来过启智楼。”这件遗憾的事使他意识到,与人比邻而居的燕子,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绝佳“切口”。

  “燕子不惧人的习性,能够降低人们观察它们的难度。它们使用旧巢的习惯,也便于我们锁定燕巢的位置。”杜军说,“从那时起,我就计划着在燕子的繁殖期,带领学生对它们进行调查。”湿地广布的东营,本就是燕群青睐的栖息地;商铺林立的涌金广场,则是它们筑巢的“圣地”。2017年起,作为“全国燕和雨燕调查与保护”项目在东营的合作伙伴,杜军和学生们在这里辨识燕子种类、记录燕子习性,冬去春来,燕子走了又回,调查一做就是七年。

  七年间,杜军目睹着涌金广场的变迁。随着诸多高大的写字楼拔地而起,记忆中的街景全然变了模样,唯一不变的是“年年春天到这里”的金腰燕。这种燕子腰呈栗色,如环横带,巢穴精巧,好似花瓶,在涌金广场尤为多见。“燕子会在写字楼入口处做窝,它们产生的粪便会给保洁工作带来麻烦,不少燕子窝因此被人捅掉了。”杜军觉得这是人与燕子的“主要矛盾”,“于是我们和涌金广场的物业进行联系,在‘守护燕子的家’腾讯公益项目的支持下,为写字楼里的燕巢安装了十多个人工粪托。”

  杜军注意到,城市的“更新”也给燕子的生活带来了一些障碍。在杜军的印象里,以往每逢九月,燕子就会在胜利四中的电线上停栖。“有天早自习,我和学生看到一排燕子站在电线上,便数了数,发现足足有一百来只。”杜军说,“现在,电线往往走地下通道,可人们并没有为燕群设置新的歇脚的地方。”再如,一只燕子一个夏天能捕食数十万只昆虫,但有些公园管理者却会在鸟类繁殖季割除芦苇,此举虽意在减少蚊蝇,却事实上构成了对燕子的“驱逐”。

  在杜军看来,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它们的生存状况,是生态变化的直观表现。“我是在烟台山区长大的‘70后’,在我小的时候,孩子们经常下河抓鱼,麻雀会到人们的房檐下搭窝。”杜军说,“可现在,一些城市孩子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就像是患上了‘自然缺失症’,审美观念和精神生活比较匮乏。”他觉得依托社区力量而举办的公共活动,或许能使自然教育摆脱流于表面的困境。

  对人类怀抱信任的燕子,曾为无数文人墨客所歌咏。“我们是听着‘小燕子穿花衣’长大的一代,又把这首童谣唱给了我们的下一代;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全国燕和雨燕调查与保护’项目中来,关注燕子、保护燕子。”杜军在东营城区燕子繁殖期调查问卷的前言部分这样写道,“在城市化的今天,我们希望人与燕子的‘佳话’依然能够代代相传。”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