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让非遗在校园创新传承-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5/21 11:07:31
来源:济南日报

山东济南:让非遗在校园创新传承

字体:

  近年来,济南不断探索构建非遗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非遗的种子在校园扎根、开花。

  沙画版的“萌”娜丽莎、面塑版呆萌的大熊猫、剪纸版载歌载舞的56个民族、刻在瓷板上的惟妙惟肖的四大名著主角团、皮影戏版的“老鼠娶亲”……近日,“非遗·童趣”2024年济南市非遗作品展在市文化馆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设计创作的济南皮影戏、济南微雕、鲁绣、济南面塑、济南刻瓷、济南蛋雕、社火脸谱、济南剪纸等20余个项目的400余件“趣萌”非遗作品集中亮相,展现了学生传承非遗技艺、热爱传统文化的新风采,以及我市非遗进校园传承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中小学校已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基地

  在“非遗·童趣”作品展入口处,几幅精致的剪纸引起参观者的注意。蓝色珠光纸背景上,黑色的剪纸形成一幅鲤鱼跳龙门的图像。翻滚汹涌的波涛中,一座龙门高高矗立着,上部一条成功跃过龙门的鲤鱼已化身为龙,周围仍有鱼儿努力跳跃。这幅造型生动、寓意美好的剪纸作品出自济南特殊教育中心聋哑学生之手。

  2020年,济南特殊教育中心开设了剪纸课程,与济南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涛签订了《非遗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工程教学协议书》,王涛每周四下午到校为学生们进行剪纸授课。几年学习下来,学生们的剪纸作品在济南市文化馆等地多次展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并相继在济南市第六届残疾人技能大赛、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能大赛中获奖。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实施以来,各个学校因教学特点、学生接受程度以及非遗项目的差异,开展形式各不相同的活动。有的开设固定课程;有的则是日常训练,如商河县第一实验小学开展的“鼓子秧歌进校园”,在校内广播体操时段练习“鼓子秧歌操”。通过各类“进校园”的活动及课程,学生们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种下了非遗的种子,扩大了非遗传承的途径。

  自2018年济南市“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列支市级财政资金,对进校园授课的项目传承人进行补助,建立了完备的保障制度;学校负责提供和保障教学设施。教育、文化部门密切沟通协调、资源整合,在更大范围内推动非遗与学校教育融合,积极打造“带不走的非遗课程”。工程实施以来,支持159所中小学与非遗传承人签订教学协议,在学校开设面塑、剪纸、皮影戏、鼓子秧歌等非遗课程,教学成果显著,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2020年我市“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实践案例”入选全国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中小学校已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基地。

  探索在国家课程教学中融入非遗文化

  “非遗·童趣”作品展中,易安小学的衍纸作品《二十四节气》引人瞩目。作品选取了二十四节气的对应植物,清明的桃花烂漫,大暑的荷花映日,寒露的秋菊傲霜,大寒的傲梅凌寒……作品配色雅致,精致可爱。

  负责历城二中课后延时服务的济南爱非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乔继勇介绍,历城二中教育集团下属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课程,涵盖了烙画、剪纸、篆刻、木工、面塑、皮影戏、掐丝珐琅、古琴、传统舞蹈、面塑、陶艺、传统戏剧等多种项目。每个学校的非遗课程也各有特点,比如易安小学的烙画、衍纸、篆刻、山东快书,明睿小学的叶雕课程已经坚持了5年多的时间;仁轩小学开设了皮影戏和剪纸等;稼轩学校的古琴、木工、少儿戏曲等课程也顺利开展。

  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启动以来,济南多所学校建立了非遗长期教学体系,开设校本课程,使非遗项目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学习非遗文化,但是仍然无法做到“全面普及”。于是,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开始思考,如何在国家课程教学中融入非遗文化。

  自2020年开始,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开展广泛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研究,通过国家课程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实施与非遗10大门类有效链接,引导传承人与一线教师提供“同课异构”“双师课堂”课例展示。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同课异构”,可以嫁接地方非遗资源,建构教学资源包,其通过手工材料、视频、影像、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互相结合,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将非遗课程系统化、标准化,成为能够稳定输出的文化课程。此外,其还通过课题实践,将“非遗进校园”转化成为“非遗在校园”。目前该研究已提供济南市非遗实践示范性课例6节,研发非遗关联教学产品30余套,出版《中小学非遗示范课例——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一书。“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实践研究”有效整合了资源,为学校提供大量师资,非遗获得有效保护。

  学校老师变身非遗传承人

  2017年,王舍人第二实验小学在鲍山刻瓷首创人高建忠校长的带领下将“鲍山刻瓷”引入校本课程,在四至六年级普及开设刻瓷课,每周都会上一节。从2017年至今,已有不下3000名学生学习刻瓷。

  2016年,因为开始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高建忠决定重拾儿时的刻瓷技艺,并拜入济南蛋雕、刻瓷“双料”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单孟渤门下,开始系统地学习。由老师到传承人,再到非遗传承老师,在非遗进校园过程中,一些有爱好、有特长的普通教师正式拜师非遗传承人,成为具备非遗专业知识的“专业教师”。

  王舍人第二实验小学邀请单孟渤担任指导顾问,高建忠执教,师徒二人倾囊相授,不断丰富刻瓷的内涵和外延。从载体看,由瓷盘到瓷板再到瓷瓶;从内容看,由零星创作到《二十四节气》《四大名著》等主题化、系列化。短短几年间,学生们在各类文化博览会、艺术大赛中崭露头角,获奖人数已达400余名。在“千锤万凿”的历练中,学生们的雕刻作品也越来越细致,比如人物的每一根头发、植物叶片的每一条纹理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泺口实验学校美术老师黄召全2018年拜济南市烙画传承人李庆芬为师,开始了对烙画的学习和研究。他不仅自己传承烙画技艺,还将自己的爱好和非遗进校园结合,在学校开设烙画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非遗“葫芦娃”。

  在“非遗·童趣”作品展中,还有来自济钢高中与济南实验高级中学两所高中学校带来的济南皮影相关作品。济钢高中皮影工作室负责人赵淑艳介绍,2014年学校在国家级非遗项目济南皮影戏省级传承人李娟的帮助下成立了皮影戏社团。一部皮影戏,从剧本创作、绘画设计、雕刻工艺,到语言表演、音效配置、道具操控等,都是学校老师不断学习、请教专家,再传授给学生。经过10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已经形成“高一年级全员必修+高二年级选修特色社团+皮影艺术节创作展演”的模式。在传承经典皮影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同学们

  自编、自制、自导、自演,实现了由剧本到舞台、从材料到技术的创新,形成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独具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

  培养学生对社会和文化的责任感

  学校负责人和非遗传承人不约而同地表示,孩子们对学习非遗的反应普遍非常积极,他们对这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充满好奇和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实践。

  高建忠、王涛、乔继勇等人认为,学习刻瓷、剪纸等非遗技能,首先可以提高孩子们的专注力、观察力、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其次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因为很多大型作品需要团体创作,怎样构图、怎样布局,需要团队一起努力。再次,非遗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

  2023年,济钢高中与济南实验高级中学一起主办“新黄河、新教育、新课程”展演活动,带动了济南实验高级中学皮影戏校本课程建设的快速成长。2022级23班的张依铭说:“我主要起到解说、导演和组织协调团队的作用,解说发挥了我快板评书的特长,导演让我的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25班的贺赫说:“我在活动中主要担任的是‘共工’的设计与配音,当我用流畅的线条和浓重的色彩将想象中的艺术形象创作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共工‘活’了,我为我的创意能够完美呈现而自豪。”27班的宋江涵则说:“当我们班全体同学朗诵《少年中国说》的时候,我们慷慨激昂、热泪盈眶,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黄河的子孙,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我们为有一个历史悠久、创新发展的伟大祖国而骄傲!”

  高建忠介绍,鲍山刻瓷非遗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课堂特色。比如《四大名著》系列作品,同学们通过书本或影视剧等方式对名著中一个个鲜活人物有了了解,再加以雕刻使之跃然眼前,整个过程既增强了学生对名著内涵的理解,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地继承与发展。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感染,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在《鲍山刻瓷》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学生对本土文化有了更多理解,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对社会和文化的责任感。”

  非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将非遗引入校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还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构建非遗进校园的长效机制,济南市将进一步让非遗的种子在校园扎根、开花。这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有助于培养自觉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新时代青少年,助推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