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一流生态环境,今年以来,济南市天桥区在全区统筹实施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深入开展蓝天、碧水保卫战,不断提升城市形象与群众的生活品质。
“噪声平均值54.5分贝,最高值88.8分贝,最低值32.5分贝。”6月6日,天桥区一处声环境自动监控设施的屏幕上实时显示数据,成为把脉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一环。
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6μg/m3,同比改善9.8%;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3,同比改善7%;优良天数共89天,同比增加11天,优良率65%,同比上升2.6%。今年,天桥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截至6月10日,该区空气质量现状综合指数退出全省159个区县排名“后20”。
天桥区以源头管控为抓手,强化扬尘、污染防治以及移动源管控,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针对重点区域、道路颗粒物排名靠后路段使用雾炮车进行抑尘作业,有效降低了空中颗粒物浓度。
“重点区域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保洁,做到每日六洒六扫,4个小时保洁一次。”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天桥分局(以下简称天桥分局)环境管理二科科长彭阳说,在扬尘源防治工作中,天桥区实现了工地监管率达100%,渣土规范化处置率达100%,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规范化运输率达100%。
天桥区辖区内河流众多,天桥分局在水环境治理中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加强水质环境巡查,并积极配合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了重点管控,提高了新材料产业园区内工业企业废水收集效率,有效保障了水环境安全。
“在今年的水环境质量考核中,天桥区位于全市15个区县中的第一考核单元,这个单元共有8个区县,天桥区排名第二。”天桥分局环境管理三科科长秦广东说,近期在小清河济南段发现了大量中华鳑鲏种群,物种的多样性是优质水环境最有力的证明。
为建成水清景美、山水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天桥分局通过主动自我加压,加强调度,积极推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已顺利完成专家评审环节,正在向省厅提交备案申请。
今年以来,天桥区在全区统筹实施生态环境品质提升行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细化措施,实施周信息、月调度、季点评、半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同时,还加强部门联动,梳理检查反馈问题,达成统一整改方案,全力守护“蓝天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