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白鹭社区,张迪娜成为“小区合伙人”已有两年。这几天,她在为小区居民策划一场国学小课堂活动,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社区少年儿童热爱国学经典,促进学习。
在罗庄区,像张迪娜这样的“小区合伙人”已经有40名。罗庄区为破解商业小区居民之间陌生化、集体活动参与度低、物业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张榜招募“小区合伙人”,以人力、信息、服务等形式参与小区管理服务。目前,“小区合伙人”通过引入幼儿园、幸福食堂、小理发、小修理等专业服务,已举办邻里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180场特色活动,制定“文明实践活动菜单”294个,推动“生人小区”变“熟人小区”。
近年来,罗庄区构建党建引领五型共治小区分类治理体系,立足不同类型居民小区的实际差异,锚定问题、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推动党建和城市治理融合发展。为商业小区引入“小区合伙人”工作法,只是罗庄区五型共治小区分类治理体系的其中之一。
为了破解经济适用房类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文化娱乐载体少的问题,罗庄区探索“家门口焕新”工作法,由小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带头拆除违建、改造供水、加装电梯等,物业专业设计施工,规范维修资金使用,共谋改造方向、共管施工过程、共评施工结果,做到“内外兼修、建管并重”。
为了破解村居管理小区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罗庄区探索“党支部领办”工作法,在村居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村民自治,实行“党支部+环物会+村民自治”模式,改《村规民约》为《幸福公约》,邀请党员、村民代表等共同参与阳光议事。目前,罗庄区已组建162支小区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开展“一老一小”关爱服务23场。小区党支部还领办物业公司,党支部成员任物业负责人,引入专业服务,让“村民”真正转变为“市民”。党支部还将保洁、保安等部分岗位提供给村民,解决再就业。
为了破解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家属院小区建设时间久远、脱管失管难管的问题,罗庄区鼓励退休老干部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构建“党建引领、国企支撑、社区衔接、居民参与”体系,引进国有物业企业,“国企托管化”工作法使21个单位家属院小区从“脱管”到“托管”,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为了破解商住+安置混合小区群体结构多元、业态多样等问题,罗庄区探索出“枫桥式物业”工作法,通过建强楼长、单元长队伍,开展“敲门行动”和“四清”摸底等工作,全面掌握社情动态、热点难点、矛盾源点,建立“一楼一档、一户一表”。秉持“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小区、矛盾就地解决”的原则,每周召开“红色议事会”,每月7日召开“固定说事日”,解决问题16560个,12345热线投诉率、物业缴费率实现“一降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