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项目建设蓄积县域经济新动能-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7/05 16:32:12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枣庄:项目建设蓄积县域经济新动能

字体:

  连日来,在利河伯(山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河伯生物”)生产车间,两台自动化机械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工人们正铆足干劲加紧生产,一瓶瓶“果蔬净”产品接连走下生产线,将被发往日韩市场。

  为了推动利河伯生物快速建成投产,项目一落地,枣庄高新区便安排高新投资集团设立了项目帮包服务小组,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仅用8个月时间,该项目车间便建成投用。“根据项目特点及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帮包策略,从项目装修到设备进场调试,都有专员跟踪服务,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协调解决,全力以赴推动项目落地投产达效。”项目帮包专员彭明帅说。

  枣庄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立完善重点项目储备库,常态化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2024年枣庄共有省级重点项目117个,县域项目占比达85.47%;市级重点项目150个,县域项目占比达85.33%。

  挖掘机、打桩机、砂石车等运转不停,工人在各个点位忙着进行墙桩定位、钢筋绑扎等土建施工……7月1日,位于滕州市的海鹏高端超大型五轴数控龙门机床与高端超大型数控落地镗铣复合加工中心项目(以下简称“海鹏加工中心”)建设现场,一片繁忙。

  作为省重大项目、枣庄特色小镇项目,海鹏加工中心建成后年产值可达4.8亿元,利税5000万元,新增就业200余人,将辐射带动50余家机床企业参与配套,10余家大型机床企业延链补链,有力带动滕州机床产业的发展。海鹏加工中心负责人丁行阔说,产品已列入7家科研院校的设备定点准入目录,企业与浪潮集团、太仓天核机电等30余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年可出口创汇5000多万元。

  群山环抱,枣庄翼云机场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辆穿梭,大型机械轰鸣。“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3.7亿元,航站楼桩基、综合楼护坡、机场快速路路基边坡等工程均已完工。”机场项目施工负责人董磊说,货运站等设施正加快推进,预计2025年具备通航条件。

  位于山亭区的枣庄翼云机场为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兼顾通用航空发展,建成后将填补枣庄航空运输空白。山亭区谋划空港产业园建设,计划将845亩空港产业园(先行建设区)当作重中之重,进一步科学谋划产业园的功能定位,重点布局高附加值的产业,力争年底有2-3个项目落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为切实形成以县域之进支撑市域之兴的发展格局,枣庄各级各部门拧成一股绳,聚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薛城区政协组织开展的“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专项视察监督也正火热进行。

  骄阳似火,薛城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间机器轰鸣,处处涌动着大干快干的奋进热潮。薛城区政协专项视察监督组利用10天的时间,采取全覆盖的方式,逐一深入现场“把脉问诊”、推动落实。开展监督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最终还是为了更广泛地凝聚落地见效的合力共识。“要本着干着今年、看着明年、备着后年的原则,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实打实地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薛城区政协专项视察监督五组建议。各视察监督组详细汇报了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不遮不掩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36条对策建议,全面展现了视察监督成果。

  为保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今年以来,枣庄市司法局、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人民银行枣庄市分行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保障能力,推行“非诉挺前、多调联动、多元化解”的金融非诉调解模式,全面化解金融行业风险隐患,有效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全市共受理金融调解案件1638件,调解成功976件,清收盘活资金2.78亿元,案件受理数量、调解成功数量均居全省首位。此外,各部门联合处理各类纠纷80余起,帮助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帮助银行收回不良债权9300余万元。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