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记丫头罐”工作坊的张建强在揉泥。新华网发
在山东省宁津县刘营伍乡,一个小小的蟋蟀罐,经过手工淘洗、拉坯、晾晒、压光、雕刻、烧制等10多道工艺,畅销京津冀以及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
“今年以来,我们加强与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先后投入5万余元加大对新品种的研发,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蟋蟀罐产品。”刘营伍乡刘旺言村“刘记丫头罐”传承人刘秀芬表示。刘秀芬是“刘记丫头罐”传统制作工艺的第六代传承人,“刘记丫头罐”成功申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刘记丫头罐”共收徒70余人,带动蟋蟀罐加工点2处,拉动了上百人的就业。
近年来,在宁津县蟋蟀文化的带动下,刘营伍乡蟋蟀罐制作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以来各蟋蟀罐手工制作作坊已接收订单350余单,生产各类蟋蟀罐产品7万余套,销售额近400万元,带动刘营伍乡近千人就业。(阚淑娟、张瑞康)
“刘记丫头罐”传承人刘秀芬在蟋蟀罐上雕刻。新华网发
手艺人将蟋蟀罐毛坯定形压光。新华网发
毛坯定形压光。新华网发
刘秀芬查看蟋蟀罐的定形情况。新华网发
刘秀芬将定形的蟋蟀罐阴干。新华网发
烧制好的蟋蟀罐出窑。新华网发
【纠错】 【责任编辑:秦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