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区: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8/19 16:57:07
来源:济南市章丘区委宣传部

济南市章丘区: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

字体:

  近日,走进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朱家峪村,随处可见斑斓的色彩,红、黄、绿的树叶在山间层层交叠,把这个古老的村子装扮得更加富有诗意,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往“打卡”。

  近年来,章丘紧紧围绕“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的要求,立足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坚持“保护与传承、融合与活化”相结合,深入探索“文化廊道+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模式,打造具有鲁中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样板,让文化的根脉绵延不断,让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

  编制《济南市章丘区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导则》和《济南市章丘区传统建筑活化利用指南》,开展传统建筑普查建档,围绕传统建筑风貌真实性、完整性,集中修复“保和堂”“五福堂”等113座传统建筑,形成更加完整的传统风貌建筑组群。章丘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内在文化资源,把传统文化资源变为推动发展的文化支撑,打造了以齐长城、齐鲁古道、古商道为轴线的传统村落“文化廊道”,成为古商道驿站文化和儒商文化融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典范。

  发展特色产业,既能保护传统村落,又能拉动经济,以发展促保护,实现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章丘根据各传统村落资源禀赋不同,打造博平、梭庄为代表的北部精品农业区和三德范、青野为代表的南部生态农业区,牵引带动各传统村落探索“文+娱”“住+行”“吃+购”的“一条龙”古村旅游模式,让传统村落在新时代展现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

  章丘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亲”原则,以2公里为辐射半径,以3000-8000人为服务规模,打造传统村落生活圈。探索推进传统建筑使用权流转,指导各村把传统建筑修缮为农民老旧物展馆、红色纪念馆、青年旅馆、客栈等,让传统建筑“活起来”“用起来”。目前,全区集中修缮的113座传统建筑,正在活化利用中助力乡村振兴。

  在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的道路上,章丘正把传统村落打造成展示厚重历史的窗口、赋能乡村振兴的样板、文化传承创新的标杆。(完)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