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每200名教师就有1名省级以上名师。”9月6日,山东省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孙英涛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的这一数据,令人印象深刻。
不仅如此,在8月30日公示结束的教育部拟表彰名单中,淄博有8人入选全国模范教师,数量居全省第一。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淄博在教育领域频频迎来“高光”时刻:先后获评首批“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等;连续两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今年3月4日—5日,全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淄博召开。
“高光”背后,淄博做对了什么?
为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淄博多措并举激活教研员、校长、名师团队等“关键少数”。比如打破教研员终身制,于2021年推行教研机制改革,实施“能进能出”的任期制管理,同时创新教研员兼职机制,遴选131名优秀一线教师充实专兼职教研员梯队,有效破解了教研员专职队伍力量偏弱及动力不足的问题,教研成果得以不断涌现。截至目前,淄博市有14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4项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2023年6月底,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对淄博的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层面,淄博推行了教师职称分级竞聘机制。为确保分级竞聘改革顺利实施,淄博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于2021年9月印发《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推进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的指导意见》,“能上能下、动态管理、一校一案”的分级竞聘改革由此得以顺利实施。
淄博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淄博市有24320名教师高聘岗位,3386名教师低聘岗位,打破了教师职称“能上不能下”的现状,全面激发了教师队伍的热情。构建起以4万名教师为基座,以4339名骨干教师、428名市级名师、236名省级名师、13名国家级名师为引领的科学梯次配置,形成了以国家级名师领航、省级名师牵引、市级骨干教师支撑的“金字塔”形名师培养体系。
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推行,让淄博教育不断迎来收获。2023年教师节前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1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淄博市汇英幼儿园教师韩冰川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者,也是全国320余万幼师队伍中的唯一代表。半年后,韩冰川先后赴四川、甘肃、新疆作巡回报告,成为山东教育工作者的一面旗帜和标杆。
现任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副校长的耿文超带领团队历时10余年开展“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实验研究,2021年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领军人才,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界最年轻的国家级重点人才;淄博市特教中心听障教育部主任、国家重点人才工程教学名师贾益芹从事特殊教育工作30年,创编的《人民防空警报手语》填补了国内空白;在过去的70多年里,共捐献163万余元资助2400多名贫困生的李振华老师,作为2024年全省唯一候选人被推选“人民教育家”。
从李振华到韩冰川,再到一位位教育工作者,一张以教育家精神为底色的“教师群像”图在淄博徐徐展开:2024年以来,淄博市两所学校入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8人入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入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入选全国优秀教师,山东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两名候选人皆为淄博市教师;两人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累计培育13名教师(人数全省第一)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教学名师;7人(人数全省第二)入选首批齐鲁教育名家培育工程人选;新培育齐鲁最美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0人,省特级教师20人,市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等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