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河水,一路奔腾,跨越山水,涌入棘洪滩水库,为青岛这片土地注入“生命之水”。
10月22日,“沿着水网看山东”暨引黄济青工程通水35周年媒体行走进青岛,见证“黄金之渠”如何焕新青岛。
青岛是中国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多年平均降雨量687.5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8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9.5%,水资源短缺一度成为制约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要素。引黄济青工程的通水运行,为青岛这片干涸的土地注入“生命源泉”,带来新的发展希望。
站在棘洪滩水库边,向着水库望去,碧波荡漾,浩渺无垠,仿佛置身广袤无边的大海。“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重要节点,是黄河水进入青岛市的调蓄水库,是亚洲目前最大的人造围堤式平原水库。”据棘洪滩水库管理站原主任于军介绍,库区面积14.42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568亿立方米,设计每日最大供水能力达到71.9万立方米。
于军表示,引黄济青工程的稳定运行,有效解决了青岛市市区供水紧张的局面。特别是2015至2022年的8年间,遇上青岛地区枯水年,棘洪滩水库供水跃升,连续八年向青岛市区年供水超过3亿立方米,其中2016年达到4.34亿立方米,高峰供水日占青岛市区日用水量的95%,成为青岛市名副其实的“救命水”。
远道而来的“救命水”如何保障水质安全?据棘洪滩水库管理站高级工程师高小童介绍,水质实验室每个月都将从调水沿线多个点位取水采样监测,从源头到入库进行全线水体状况监控,最大程度确保供水安全。
紧靠棘洪滩水库的青岛引黄济青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棘洪滩水库作为主要水源来源,向青岛市区提供供水服务。据引黄济青水务集团总会计师赵新瑶介绍,公司拥有8座净水厂、3座大型加压站,管理着2座小型调蓄水库,日供水能力达到了63万立方米,供水管线长达780公里,主要向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城阳区、胶州市等区域供水。成立17年来,总计从棘洪滩水库引水174121.4万立方米,供水面积达3962平方公里,服务受众300万人。
“之前引入青岛的客水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现在已经扩大到了9个区市。”据青岛市水务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水资源与生态河湖事业部部长周广安介绍,目前整个青岛市除莱西市外,全都是用黄河水和长江水。2023年青岛市总用水量达到12.41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用水量约7.9亿立方米。在城镇供水中,客水约占城镇供水的50%,可以说客水是青岛市供水事业的中流砥柱,成为了我们的一条“生命线”。
来之不易的客水,让人倍感珍惜。青岛啤酒作为青岛市百年企业,深谙节水之道。“过去生产1吨啤酒需要消耗4吨水。”据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总部部长孙治富介绍,近年来,青岛啤酒通过水模型计算、源头削减、梯级利用,使每顿啤酒生产的水耗下降到了2.8吨,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深受缺水之苦的青岛市民更是将节约用水刻到了骨子里。“听说过借钱、借米,你听过借水吗?”家住市南区的居民彭玉香女士回忆到,1987年的青岛,家里来客人,都得向左邻右舍借水,互相支援。
当年没水吃的日子,彭女士依然历历在目,那个时候说是“以水为命”都不夸张。彭女士表示,到现在,我们家依然坚持一水多用,淘米水、洗菜水都存起来浇花或者冲厕所。
引黄济青工程自1989年建成通水,至今已经35年,青岛市通过工程共调引黄河水、长江水超过60亿立方米。这些“生命之水”为青岛市的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水资源保障。(于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