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青岛PM2.5年均浓度达到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8%,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超过1天,全市空气质量实现全面稳定达标。
近日,青岛市印发《青岛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近阶段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方案》明确,将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重点实施6大行动,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8%,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不超过0.3%,空气质量实现全面稳定达标。“十四五”期间,NOx、VOCs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不低于0.9万吨、0.56万吨。
所谓“四减四增”,即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此次发布的《方案》包含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行动、能源结构清洁低碳高效发展行动、交通结构绿色转型行动等多个方面行动。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行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逐步退出限制类涉气行业工艺和装备;针对现有产业集群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依法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
能源结构清洁低碳高效发展。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推进清洁能源倍增行动,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以上,争取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30万千瓦左右。淘汰30万千瓦以下低效发电抽凝机组,2025年年底前,完成省下达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关停任务。持续推进清洁取暖。2024年完成15万户清洁取暖改造任务。
推动交通结构绿色转型。到2025年,铁路进港率高于70%,港口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方式(含新能源车)的比例达到85%以上;城市建成区除保留必要燃油公交车用于应急保障外,公交车全部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到2025年,基本消除船舶“冒黑烟”现象。(李自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