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安丘市,扎根于农村大地的科技小院,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正释放着科技强农的巨大能量。
安丘市金冢子镇北南戈庄村桃树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该市首家国家级科技小院“安丘桃科技小院”落户于此。
“魏绍冲教授团队入驻后,指导我们绿色施肥、定期深翻、套袋护果,保证果实卖相好。”北南戈庄村党支部书记孙瑞春脸上漾起丰收的喜悦,“今年亩产达到7000多斤,市场价格比一般的大桃高出一半还多。”
何谓科技小院?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乡野建起“实验室”,将田间与课堂、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把“象牙塔”里研发的技术推向土地,用科技力量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目前,安丘科技小院共有10家,围绕大姜、大葱、蜜薯、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聚焦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问题,将安丘的特色农业产业串联起来。
安丘科技小院播撒“种子”按照“一院一策”原则,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每个科技小院辐射带动周边多个村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除了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直接推广到农民手中,极大地缩短了技术推广路径,当地还在琢磨建立更多模式的科技小院,覆盖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不久前,山东农业大学与中科滕森(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建“小米科技小院”。与以往不同,这次小院建在农机研发生产企业里。
小米种植是安丘的特色产业,但多数种植在海拔330米至380米的山地梯田上。“我们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研发力量,为农户量身定制适宜山地种植的小粒型农机具套餐。”中科滕森运营中心主任马海波介绍,目前谷物精量播种机正在实验阶段,预计明年春天就能服务农民生产。
“科技小院一直在随农业需求变化而发展,其服务模式从最初的农技指导升级到农业全产业链赋能。”安丘市科协主席周洪义评价,科技小院将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未来,我们将联合农业部门,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引导科技小院内部成立科技小院联盟,更精准地引入科技和人才,让产业致富的‘金点子’落地开花。”他说。
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就这样被“种”进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