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河高质量建设“黄河入海”主题旅游公路-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11/03 17:13:13
来源:齐河宣传部

山东齐河高质量建设“黄河入海”主题旅游公路

字体: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县坚持交通先行,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实践“交通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之路,重点实施“黄河入海”主题旅游公路的建设与提升,推动“文旅大交通”向“交通大文旅”的跨越迭代。

  齐河县“黄河入海”主题旅游公路以滨河大道为主线,全长63.4公里,规划道路红线宽度39米,双向6车道建设规模,贯通沿黄国道、省道、县道、村道等通景公路,由主线、支线和连接线构成的路网里程可达165公里,连接马集镇、赵官镇、胡官屯镇、焦庙镇、祝阿镇5个乡镇的52个村庄。节点连通黄河大堤、黄河北展堤、沿黄上堤道路等河堤顶风景道,改造21条沿黄路网道路及齐州大道、世纪大道、坤河大道等通景道路,建成汽车自驾游、骑行道路等特色景点道路,基本串联起了全县各地精品旅游资源,构筑起“一廊、二环、五纵、五横”的“黄河入海”文化廊道交通路网。

  在“黄河入海”主题旅游公路建设过程中,齐河打好“生态牌”,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地域风情、民族元素,强调场地功能、空间层次、色彩搭配和旅客舒适度,构建四季有景、四季有花、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利用开放黄河管理段作为驿站的同时,高标准增设了106个停车位、6600米人行道、20处门户标识、38处身份标识、14处骑行标识、52处路口村牌等设施。主要节点两侧设置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结合现状多元的景观节点风貌,重点实施生态水乡、安澜教育、历史长河三大景观段,沿途打造了九大景观节点,建成南坦“红心一号”、治水名人、水利枢纽、防汛抢险培训基地等主题文化广场。此外,“黄河入海”主题旅游公路还注重游憩体验,增强道路服务功能,设计建设观景台、花海景观、科普长廊、文化地雕等风格各异、颜值超高的网红打卡地,吸引更多游客走上“黄河入海”主题旅游公路。

  美景如画、设施完善的“黄河入海”主题旅游公路,连接沿线50多个村庄、20多个景点景区,拉动了旅游业如火如荼发展,也带动了乡村振兴大力度推进。赵官镇大徐村建成黄河风情精品民宿12套,建设餐饮、采摘、垂钓、水上乐园综合体旅游景观点,发展“黄河农耕”休闲旅游,并获评省级景区化村庄。祝阿镇建设108亩设施农业园区,建设7处特色民宿,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促进“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的有机融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马集镇依托良好的道路资源和黄河资源,倾力打造“黄河第一驿站”综合项目,做活“黄河渔文章”,成功入选山东省发改委2022年第二批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公路沿线一体综合开发,让交通和产业的优势资源深度整合,丰富了公路沿线“可看、可摘、可吃、可购”的旅游特性,切实推动了交旅融合,释放路衍经济潜力。

  齐河县大力推进交通“+旅游”、“+体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旅游,重点挖掘全域旅游“黄河故事”,策划包装体验式、互动式网红打卡地,把黑陶技艺、绣球灯舞、黄河号子等搬上舞台,“黄河大集”四季系列主题活动、中国驿美食文化节、中国攀岩联赛齐河站、骑游齐鲁黄河挑战赛、生态齐河黄河湿地马拉松、自行车黄河挑战赛等多项活动享誉周边,每年吸引1000万人次走进齐河,带来近百亿元的旅游收入。

  建一条道路,串一路风景。“黄河入海”主题旅游公路将成为齐河“交通+旅游”的新样板,推动沿线旅游业由传统的“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由“门票经济”向全民参与的“产业经济”转变,形成“交通+旅游+产业”融合共赢局面,让出行更美好,让旅游更有诗意,让乡村更有活力。(康石磊 陈丽)

【纠错】 【责任编辑:杨曼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