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又到了山东省桓台县荆家镇姬桥村低保户王亮做透析的日子,他早早来到桓台县中医院。王亮患尿毒症十余年,每周需透析三次,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年透析大约花5万到6万块钱,多亏医院告诉我有救助政策,现在我一年花费降到了6000块钱,大大减轻了家里的经济压力。”王亮说。
桓台县中医院党委委员、医务科主任高阳东说:“我们将临时救助疾病名录公示到住院处,并通知科室护士了解政策,帮助病人及时申请救助,避免病人因病返贫。”
如何让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更加精准更有温度?桓台县立足实际,不断深化“政策找人”工作机制,拓宽主动发现途径。该县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充分利用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整合县、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民政力量,组建“线下铁脚板”队伍,发挥“线上预警+线下铁脚板”主动发现机制的作用,将以往困难群众申请施救的模式发展成主动发现、帮办代办,从“人找政策”、单一施救发展到“政策找人”、综合施救。
“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定期将高额自付医疗费用和新办理重度残疾证的群众信息推送至县级监测平台,由民政部门甄别是否符合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其他救助范围,从而实现‘政策找人’。”桓台县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副科长徐晓告诉记者,该县还全年不间断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巡讲活动,解答基层政策执行的难点问题,提升基层政策执行能力和社会救助事项经办能力,通过案例宣传,提高群众主动寻求救助的能力。
今年以来,桓台县已对394人实施临时救助,发放救助资金49万元,排查比对困难群众数据2837条,为142人办理城乡低保,认定特困人员41人、孤困儿童4人,有效实现“政策找人”主动救助。
“我们建立了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工作制度,把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科、儿童福利科、慈善事业发展中心等4个科室的救助职能,整合为‘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11个社会事项能够高效协同办理,办理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效率。”桓台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希鹏说,虽然通过社会救助政策,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他们在工作中发现,部分群众因为医疗费用的问题,生了病也不及时到医院治疗。为此,桓台县慈善总会开展了包括爱心复明、慈骨康宁、血液透析等慈善医疗救助项目,尽可能减少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同时,县民政部门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起凤整骨医院等建立困难群众信息推送机制,加大对生活困难群众的多元化医疗、照护综合救助工作力度。
今年,桓台县起凤整骨医院设立了5年100万元的慈骨康宁骨病骨伤救助基金,桓台县中医院设立1年40万元的血透、复明、骨病救助基金,县内多家眼科医院设立爱心复明救助基金,困难群众不仅可以享受到免费的治疗,还能自主选择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