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泗水法院泉林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努力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性化解,让“小法庭”发挥“大作用”,以法治“善为”赋能乡村“善治”。
在前端预防上“求先”
泉林法庭坚持把源头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作为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针对辖区内多发的涉土地承包经营、婚约财产、民间借贷类纠纷,组织法庭干警分析类案数据,总结共性问题及化解方法,形成工作报告,向辖区党委政府进行通报。
对于苗头性的重大敏感案件、“民转刑”案件加强预警,组织法庭干警围绕矛盾成因、潜在风险、发展趋势等信息进行排查,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及时了解掌握矛盾纠纷发展变化,通过司法建议的形式,向辖区党委政府提出预防和化解纠纷的合理化建议,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泉林法庭先后在华村镇城子顶村、泉林镇青龙庄村设立“无讼村居”调解工作室,配备专业法官和法官助理,制发便民联系卡,开展矛盾纠纷前端排查、诉前调解等工作,引导村民自愿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纠纷,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将工作室打造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
在诉服理念上“求便”
泉林法庭秉持“如我在诉”意识,在审判理念上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持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积极探索“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模式,充分释放司法效能,以理念之“变”谋求人民群众获取司法服务之“便”。
中草药种植是华村镇北庄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土地流转经营十分普遍,因土地流转不规范而引发的矛盾也时有发生。泉林法庭组织干警到北庄村现场进行土地勘验,进一步查明案情,将巡回法庭搬到老百姓家门口,并邀请当地村干部参与调解,组织农户代表参与旁听,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庭审过程,加深对土地流转相关法律的理解和认识,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在法庭受理的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承办法官多次到当事人家中,通过沟通交流找准案件争议焦点,耐心释法析理,解开双方当事人心结。为推动案件调解之后的自动履行,泉林法庭组织干警进行案件回访,了解当事人近期状况,释明不主动履行调解协议将要面临的经济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督促、鼓励当事人自动履行协议。被告一周内主动履行了彩礼款和“三金”首饰的返还义务,案件成功化解,切实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保障合法权益的及时兑现,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力量和温度。
在乡村善治上“求合”
“感谢法院,给咱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解决了问题,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当事人眼含热泪将锦旗送到泉林法庭干警手中。
2023年11月,原告在家门口附近玩耍时,被突然窜出的猎狗咬伤,原告受伤后到医院进行救治,后经多方查找,发现两被告系猎狗的饲养人,双方对赔偿事宜分歧较大,原告家人遂将被告诉至法院。在了解案情之后,承办法官为有效避免矛盾升级,启用庭所联动解纷机制,邀请辖区司法所联动开展调解工作,化解了双方分歧,被告表示愿意赔偿原告的合理损失,原告也表示愿意在赔偿数额上作出让步,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案件在诉前得以圆满解决。
泉林法庭断通过加强与辖区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的协同合作,以庭所联动为支点,推动人民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联合村干部、网格员、乡贤、老党员等优质基层解纷力量,逐步形成“庭所联动+N”的多元解纷格局。近年来,辖区内诉前调解成功率保持在30%以上,诉讼案件数量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