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临沭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探索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谋划新的增收渠道和财政管理模式。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树立以事定钱的预算编制原则,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按照“先定事再定钱”原则,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将零基预算编制融入预算一体化管理,深化财政资源统筹,推行预算支出标准化,为集中财力办大事提供资金支撑,防止财政专项资金“撒芝麻盐”现象。在2025年预算编制中,全县优化整合专项资金39类。
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将经费预算从“控金额”向“控标准”转变,对公用经费制定9项支出标准,对公务用车,推行新能源公务车“以租代购”改革,进一步降低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用,除符合规定并经批准淘汰更新的执法执勤、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以外,不再安排一般公务用车购置经费,对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等费用一律从严从紧审批控制。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评价体系融入财政一体化平台,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管理机制。2024年对全县62个县直部门、9个镇街开展绩效自评774个,覆盖率100%。同时,对9个预算重点项目和9个重点领域开展重点绩效评价。2023年以来,以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支出标准和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支出标准等重点民生项目为切口,重新构建5项财政支出标准体系,每年节约预算资金约1406万元。
助企纾困。一方面,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今年1-11月,累计实现新增减税降费1.92亿元,惠及纳税人3227户。另一方面,形成政银企协调配合,财政金融联动,拿出真金白银缓解企业资金困难。通过设立1亿元中小企业风险应急转贷基金,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1-11月,完成中小企业应急转贷业务182笔,同比增长9%,服务企业89家,调整到期贷款27.53亿元,同比增长12.8%,为企业降低转贷成本1430万元。得益于税费优惠政策的实施和财金助企纾困工具的精准投放,全县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11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王涛 林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