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1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烟台是重要制造业基地和沿海开放城市,作为山东3个GDP过万亿城市之一,锚定“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新位势,勾勒出万亿之城的前行之态。
到2030年全面建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示范城市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全国领先,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区域城乡协调联动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跃升。到2030年,全面建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为何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从综合实力看,2023年,烟台首次迈入“万亿城市俱乐部”,成为山东第三个万亿城市,也是中国北方地区首个跻身万亿之城的地级市。在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中,烟台市经济总量位居北方地级市第一,增速位居北方万亿城市首位。
从区域发展战略看,自2018年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来,山东确立了济青烟“三核”引领发展战略。烟台经济的显著成绩,进一步强化了济青烟的“三核”引领作用。烟台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处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与环渤海的“双节点”位置,开放的力量给这座城市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2006年、2008年、2012年、2021年进出口值分别突破1000亿、2000亿、3000亿、4000亿大关,2023年进出口达4568.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烟台市外贸进出口值3427.5亿元。
明晰“绿色转型”路线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绘出了清晰的“示范”路线图,进一步推动烟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绿色循环经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进美丽烟台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先行示范。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壮大高端化工、汽车、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做优现代海洋产业,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高水平建设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做大数字经济产业,深入实施综合算力提质、“智改数转”工程,加快橙色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烟台城市智算中心建设。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支持烟台市培育新一代核能、生命科学、深海空天、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型电子材料等六大未来产业。
加快推进美丽烟台建设,打造北方最美生态城市。到2027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0%以上。
坚持“四向发力”,依托烟威同城化,加快海阳-乳山、牟平-威海高新区联动区和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全面融入青岛都市圈、胶东经济圈。依托沿黄陆海大通道,加快在沿黄地区布局建设内陆港,深度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依托烟台、大连“双城联动”,继续深入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论证工作,积极融入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
依托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省级园区,强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双招双引,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合作。完善现代交通体系,加快实施高铁南站改扩建工程,完善青荣城际铁路、潍烟高铁、莱荣高铁高速铁路网。启动蓬莱东港区建设,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支持日韩出口中亚、欧洲货物在烟台集拼,开辟日韩海铁联运大通道。推动莱州、招远、莱阳、海阳通用机场建设。(记者 杨璐 李楠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