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深化“一镇一业”乡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国家级产业强镇增至7个,高青黑牛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顺利通过国家数字农业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验收。新改建农村公路265公里,农村供水规模化率提高到90%,新增省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4个。
站在新的起点上,步入2025年,淄博市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愈发坚定有力。2025年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精准锚定方向,从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等五大维度,绘就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在三农领域这一广阔天地里,粮食安全始终稳坐“头把交椅”,被奉为重中之重。今年的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6万亩以上。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着力培育现代设施农业,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供给安全。
乡村产业的蓬勃兴起,无疑是乡村振兴这艘巨轮破浪前行的强劲引擎。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优势产业全链条数字化集成应用试点,实施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10个,新增典型应用场景10个以上,建设桓台、沂源省级数字农业发展县。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强镇,主导产业产值过10亿元的镇超过10个、过2亿元的镇占比70%以上。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引导发展全产业链、高附加值产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225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落脚点,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日子富起来。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精准聚焦农民增收致富这一核心诉求,提出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认真落实种粮农户收益保障制度,完善企业联农带农机制。加强防止返贫致贫常态化监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训高素质农民6000人以上。
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后,生活环境的改善也迫在眉睫。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着眼于此,提出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完善企业结对共建等机制,新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4个、和美乡村12个。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县镇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管一体化,新改建农村公路145公里,农村供水规模化率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