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以下简称“省立三院”)在创新发展上抢先机,在破解难题上求突破,在干事创业上敢作为,不断建树高品质医疗服务的新标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新飞跃。
党建强根 文化铸魂
激活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从2017年前的行业医院,到2017年转隶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并更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省立三院以党建固本强基,以文化凝心铸魂,推动医院从行业医院蝶变为影响力日渐增强的委属三甲综合医院。
“7年时间,我们用创新发展的有力实践,回答了‘三院行不行’的问题。”医院党委书记张勇介绍,医院以党建为引领,实干笃行,干出了好成绩,也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医院文化。
作为山东省首批互联网医院、省医学会互联网+医疗健康分会主委单位、省互联网诊疗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医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省互联网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4年,医院微创手术占比、CMI值(病例组合指数)等指标继续位于全省前列;顺利接受国家医保局医保基金飞行检查,提升了医保服务精细化水平,内控管理得到上级部门认可。
人才强院 学科振兴
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进入新时代,省立三院以人才促学科振兴、促技术进步、促服务改善,脚步愈加坚实。
让康复护理院保持活力的关键在于康复技师。医院对康复技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学历、年资、职称、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全方位评价。分级分类管理让康复技师团队日益稳定,极大提升了康复治疗师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为医院康复医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以差异化发展战略布局学科发展。近年来,针对业务短板和业务空白进行了针对性的人才引进,学科基本健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发展体系。
以消化系统疾病为核心的消化病学科集群和以康复医学为核心的医康养结合学科集群崛起成峰。自2020年7月挂牌成立山东省消化病医院以来,医院围绕特色专业发展、硬件设施配备、人才引进与培养开展了大量工作,连续举办三届山东省消化疾病周学术论坛,有力促进山东省消化疾病多学科诊治能力提升。
以肝胆外科、康复医学为代表的学科走在了国内业界前列;肝胆结石病微创诊疗专科、显微修复重建专科、泌尿系结石精准防治专科等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技术鲜明;主动脉夹层诊疗专科、昏迷促醒诊疗专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专科等院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脱颖而出。
为更好地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就医需求,医院大力发展“微创”技术,突出“微创”诊疗特色,大大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微创技术以其‘不开刀、疗效好、风险低’的独特优势,引领各学科实现差异化发展,‘精益微创技术,守护百姓健康’已经成为省立三院独具特色的专业品牌。”党委副书记、院长冯肖亚介绍。
2024年,省立三院以“大运营”体系为核心,优机制、激活力、添动力,推动“人才、学科、科教、信息化”破局,为高质量发展增效赋能。
质量提升 服务改善
打造百姓满意的“合和三院”
省立三院聚焦国家战略,聚力百姓健康需求,将医疗服务改革和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深度融合,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创出高质量医疗服务的“省立三样板”,全力打造“百姓放心、群众满意”的品牌医院。
自2018年起,医院就开始探索医务社工服务,并打造了“2468全程全周期”社工服务体系,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困难救助、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服务。6年来,受益群众8万余人次。医务社工荣获山东省第六届齐鲁和谐使者。
2024年,医院完善“大质管”体系,以“三甲”复评审为契机,全面提升标准化建设能力,开展基础医疗质量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医疗服务更安全高效、便捷贴心,力促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医院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再上新台阶。
在大保障体系下,省立三院构建优势专科联盟辐射集群,医联体保障更加丰富。2024年,派驻32名医务人员赴4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帮扶;签约51家医联体合作单位,开通22个急危重症救治绿色通道;新建16个专科联盟,增加130家会员单位,提供互联网远程区域服务3万余人次。
围绕“建设现代化临床研究型医院”的总体目标,省立三院努力建设智慧化的“医、康、养”综合体和“百姓满意医院”,奋力打造省级医院新典范、群众就医新选择和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