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提质增效 绘就乡村医疗新图景-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2/20 14:38:39
来源:聊城市卫生健康委

山东聊城:提质增效 绘就乡村医疗新图景

字体:

  近年来,聊城市大力实施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质提效行动,通过扩优增效、抓好做细、谋新重质,形成安全、有效、方便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绘就一幅乡村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扩优增效,服务“见温度”

  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让连续性、多样性、综合性的乡村医疗服务网络在水城大地全面铺开,推动乡村医疗服务朝着质量更高、优势更显的方向迈进。

  在就医体验上,舒适化就医开辟“新境界”。以往人们印象中的村卫生室往往是一间房、一张桌、一把椅、一名医生、一把草药。如今,高唐县赵寨子镇丁寨村卫生室打破了这一传统印象。一座三层小楼内,不仅张贴着WiFi密码,还有铺满整面墙的电子屏,治疗室宽敞明亮,弥漫着药香。村民们说,现在到村卫生室看病,既有居家的舒适,也有小剧场的轻松。

  在服务时间上,全天候服务暖进“心窝子”。茌平区胡屯镇李双熙村卫生室不仅为村民提供健康知识讲座,看病也十分方便。晚上有医生值班,村民白天忙农活,晚饭后也能随时看病,24小时随到随看,贴心的服务得到了村民李文法的称赞。

  在中医药发展方面,特色化诊疗蹚出“振兴路”。在聊城的22个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诊疗服务触手可及。临清市金郝庄中心卫生院打造中医药平台;冠县清水镇刘屯村卫生室开展多项中医适宜技术,获评“山东省标准化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度假区李海务街道刘道之村卫生室融入蒲公英产业链条,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中医药特色疗法在聊城乡村医疗领域迅速发展,从“热词”变为“热度”。

  抓好做细,管理“见精度”

  在聊城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温馨提示、收费标准、投诉渠道、操作规范等制度上墙,体现了管理求精、职责入心、执行落地。

  聊城以建设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为抓手,推动优质服务全覆盖。东昌府区实行镇、村医疗机构业务、财务、物资、信息“四流合一”管理体系,形成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已建61所公办中心村卫生室,均配备先进设备,并给予补助。

  同时,通过“万名医护下基层”、下派“业务院长”、对口医疗帮扶等活动,聊城盘活医疗资源。冠县清水镇中心卫生院与山东齐鲁医院签订远程动态心电协作协议,加强特色专科建设;东阿县高集中心卫生院联合市第四人民医院建设精神卫生科,推进“医、养、康、防”融合发展。目前,市、县级医院下派“业务院长”25名、技术骨干766名长期驻点帮扶。

  此外,聊城坚持一县一策、一院一策、一村一策,突出特色化、差异化、标准化,发展村卫生室。莘县十八里铺镇盘活房屋改造卫生室,阳谷县大布乡胥庄村卫生室诊疗量大幅增长,开发区蒋官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康复理疗中心……全市建成9家医养结合中心、7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新建、改扩建、装修大批村卫生室,乡镇医院在康复科、“国医堂”和儿科诊疗服务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

  谋新重质,发展“见厚度”

  自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质提效行动启动后,聊城多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组织专家对村卫生室进行验收,通过高位推动、四级联动、广泛发动,全力推进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在组织框架方面,市卫生健康委成立工作专班,下设5个推进组,分片帮包1065个村。制定10类市级评价标准,实行调度督导机制,全面覆盖,补短板、促提升。

  在人才培训上,聊城面向基层卫生人员挂网24个课件,线上线下培训96场次,举办3期省医学会“振兴号”基层直通车,惠及村医4214人。设立名医基层工作站119个,开展多项培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6S管理,提升工作环境、服务效率和诊疗质量。

  在改革试点方面,东阿县试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立六大县域医疗资源共享中心,形成医疗共同体,为患者提供同质化服务;冠县试点乡村医生“县招乡管村用”,公开招录乡村医生,开发信息平台,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让乡村医生安心当好群众的“健康守门人”。(金增秀)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